王安憶說過:“好的短篇小說就是精靈,它們極具彈性,就像物理范疇中的軟物質。它們的活力并不決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內部的結構。作為敘事藝術,跑不了是要結構一個故事,在短篇小說這樣的逼仄空間里,就更是無處可逃避講故事的職責?!币雽懞枚唐≌f是一件難事,怎么在幾千或幾萬字講好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也需要技巧。除了多寫多揣摩,還有好的經典文本供我們學習,也是很重要也很幸運的事。這是我推薦短篇小說集的初衷。
當然,我也知道,“不容錯過”這樣的形容詞顯得很虛張聲勢,有嘩眾取寵的感覺,但在我心里,這十本小說真真是無可取代的,如果有興趣,就請諸位進來看一看,如果覺得有用,就點個贊,如果覺得不好,也歡迎跟我討論,但最好不要人參攻擊哦~ヾ(?ω?`?)進入推薦正題。
一、《萬火歸一》
作者:[阿根廷]胡里奧·科塔薩爾
豆瓣評分:8.7
胡里奧·科塔薩爾(1914-1984)是拉丁美洲后先鋒派(相當于歐美的后現代)作家,也是博爾赫斯(對,就是寫《小徑分叉的花園》的那個博爾赫斯)的精神之子、得意門生。33歲時,他的短篇《被占的宅子》被博爾赫斯推薦,發表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編年史》,也逐漸確立了他在拉美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
讀《萬火歸一》第一篇《南方高速》時,我心里覺得是有點無趣的:不就堵車而已嗎,干嘛花費那么多筆墨來寫。但耐著性子看下去,卻被作者將現實倒錯的能力吸引。因為堵車,不同的人自發形成了不同的團體,不同的團體又形成了小社會,他們互相掠奪,與外界交流,尋找食物跟水源,每個人的形色都被描摹得淋漓盡致。一場漫長無比的堵車后,交通秩序恢復,隨之而來的卻是微型社會的瓦解。像從幻想回到現實,我竟然有些惆悵。
《萬火歸一》里面的八篇小說都布局精巧,想象奇特,虛實對照,明暗雙行?!犊死〗恪防镒屓舜胧植患暗囊暯寝D換;《給約翰豪威爾的指令》里戲劇與現實的相互寄生,令人如墜云霧而想逃離;《萬火歸一》里兩場遠隔百年的大火終于燒在了一起……
在現實中找尋一個失衡點,然后把讀者帶進幻想的世界,如過山車一般令人覺得驚駭又興奮。
相關推薦:《游戲的終結》
二、《拿破侖狂》
作者:[日]阿刀田高
豆瓣評分:8.4
阿刀田高是日本最高文學獎直木獎的評委???,也是很多推理作家的“導師”、引路人,比如寫過《異戀》的小池真理子。
《拿破侖狂》作為直木獎獲獎作品,整體質量十分令人驚喜。
一個瘋狂戀慕拿破侖的男子;一個總是回到原先雇主家的保姆;一個不斷回到過去的夜晚;一輛可以說話的甲殼蟲車……
要是讓我只用一個詞來形容阿刀田高的小說,那必然是“細思極恐”。日常生活中的詭異小故事,前面還溫情款款,下一秒的轉折就讓人脊背發涼,而且,仿佛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不禁要懷疑自己是否會遇到,想想也后怕。
其余的不劇透了,因為,阿刀田高的小說還有一個殺手锏:反轉!
你猜不到的結局,卻又十分順其自然,功力深厚,令人嘆服。想學反轉的同學看過來哦~對了,莫言曾經跟阿刀田高對談,大力贊賞他呢。
相關推薦:《圓夢》
三、《zoo》
作者:[日]乙一
豆瓣評分:8.6
乙一是我的心頭好,風格跟題材很多變,馬甲也多變(經常換馬甲,真是夠了),駕馭能力極強。風格方面,有黑乙一(《夏天煙火我的尸體》)、白乙一(《只有你聽到》)以及灰乙一(《獻給死者的音樂》)之分。至于題材,他可以寫推理,愛情,奇幻,科幻等等,涉獵廣,功力深,而且知名度高,估計很多同學都已經看過。
但無論風格色彩如何變換,內容題材如何迥異,他的小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腦洞大!
劇透一些《zoo》里面的小故事,看看大家是不是感興趣呢:女友尸體的照片不斷被發送到我的郵箱;雙胞胎姐妹之間的殺戮;七個房間里關著的人,每天都有一個死去,什么時候輪到我跟姐姐;當一個機器人愛上了創造自己的主人;當我說出“上帝的咒語”,世界就開始毀滅……
乙一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我都看過,但每次看都還要驚訝:怎么想到的!多么華麗的想象啊~想把他腦袋砸開看看構造~
另外,《zoo》里面,有五個被改編成電影《繼續活下去的五個故事》,某段時間在微博被各種刷屏,但我沒看過電影,看書的時候,《向陽之詩》差點把我弄哭。
相關推薦:《只有你聽到》《平面狗》
四、《焚舟紀》
作者:[英]安吉拉·卡特
豆瓣評分:8.5
安吉拉·卡特是個古怪精靈的作家,筆下透著一股冷嘲勁兒,被人稱為“文字女巫”。
《焚舟紀》作為她最重要的作品,由《煙火》《染血之室》等五個集子組成。這些短篇多以童話、民間故事、文學經典為藍本,卡特以奇絕想象力和非凡敘事技巧將之加以戲仿、混釀 、改裝和重塑,并以通透戲謔的視角呈現出童話背后的冷僻真相,傳奇之中的幽暗細節,為幻想世界打上現實投影,極具顛覆性卻又不損奇幻之美,懾人之余又令人迷醉,形成融魔幻現實主義、女性主義、哥特風格和寓言色彩為一體的獨特寫作模式。
我受她的影響很大,《青蛇》《白蛇》也是被她風格熏陶才寫出來的。
這個短篇集,最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的文筆,極美極有韻律,如詩歌一般。譯者嚴韻本身也是詩人,翻譯起來得其神髓,黑暗又華麗,讓人愛不釋手。
至今還記得書中一句:靠不住的南方,你以為這里沒有冬天。但你忘了自己骨子里就帶著冬天。
最后劇個透:里面比較著名的有《染血之室》,新編了藍胡子的傳說,結局是藍胡子被殺死,女性主義得到很濃重的彰顯。還有小紅帽,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等童話的新編哦~《穿靴子的貓》很可愛,除了黑暗,也有溫情。
相關推薦:《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五、《隔壁女子》
作者:[日]向田邦子
豆瓣評分:8.2
都說向田邦子是“大和民族的張愛玲”,可能是因為她們對男女之間的愛欲糾葛都細察入微,對這人間世事都太洞明吧。但仔細說起來,向田邦子下筆還是要比張祖師溫和多了,沒那么刻薄犀利。
《隔壁女子》里面的五個故事關于愛情與家庭,在追尋與放棄中擺蕩、思索幸?;虿恍摇⒂巫哂谛湃闻c背叛。
我驚訝于向田邦子選取細節的能力,截斷得十分鮮活,而且充滿奇異的口感,像把生活凝成一顆冰冷的櫻花凍,閃著艷光。比如《隔壁女子》中,女主聽到隔壁女子跟男人做愛時念出一連串的公交站名;《核桃里的房間》女主童年跟長大后的西瓜太郎頭;《春天來了》里女主小時候聽到桔梗開花的聲音,認為有上帝存在……
這些細節明亮又溫和,讓人心弦一顫。這方面的功力,的確是能跟張愛玲有得一拼的。
另外八卦一下,向田邦子在日本是十分受歡迎的:她是日本收視率最高的劇本作家。 她的電視劇以絕妙的對白、巧妙的構思被稱為“向田電視劇”。日本最高榮譽的編劇獎“向田邦子獎”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1980年,她以三篇短篇小說《水獺》《狗屋》與《花的名字》榮獲第八十三屆直木獎。這在直木獎中至為罕見。她以令人扼腕的方式猝然離世。1981年8月22日,她乘飛機自臺北松山機場至臺北高雄國際機場時,因空難而喪生。 向田邦子是日本人的國民偶像,即使已逝世三十余年,其經典劇本仍一再重拍,大學為她設立研究所,出版社甚至為她設立電視劇本獎。
相關推薦:《回憶,撲克牌》
六、《羅生門》
作者:[日]芥川龍之介
豆瓣評分:8.6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十分潔凈,充滿美而簡寂的筆觸。用如此潔凈的文筆來描繪人性的陰暗丑陋,才更顯得鋒利,像一把冰刀刺進胸懷。
《羅生門》講述了亂世之中令人瞠目又無奈的“善”與“惡”的對立與轉變。這也是耳熟能詳的名篇,“羅生門”至今被引用到社會各種現象之中,表明事情不可一概而論或有驚人轉折。
讀芥川龍之介,可以感受到他對藝術有種莊嚴的使命感。他寫了很多藝術大師對完美近乎偏執的追求。最有名的就是《地獄變》,畫師良秀讓人厭惡甚至害怕,他畫地獄的時候,是佛,更是魔,冷眼看眾生相,最后竟犧牲掉自己的女兒。里面的王爺由善轉惡也有羅生門的味道。正所謂有欲皆孽,無一完人。
看完《地獄變》,你會對芥川龍之介恐怖的描寫能力感到震驚,那些人性的幽微之處纖毫畢現,令人如坐針氈,仿佛寫著自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鼻》這篇蠻搞笑,特別是在地上踩鼻子那段。
《手帕》和《橘》選取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都是充滿畫面感的動作,搖曳生姿,最后裝裱成一幅優美凝練的油畫。這兩篇還蠻溫情感人的。
相關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短篇集(太多版本,推薦林少華的譯本)
七、《黑糖匣》
作者:納蘭妙殊
豆瓣評分:8.6
當當當當~終于迎來了一位中國的作者!
最初看納蘭妙殊的文章是偶然買到一本《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里面是一些小散文,驚嘆作者文筆之美,見解之深,沁人心脾,發人深省,(秀恩愛也秀得極其高明Orz。)讀完久久不能忘懷。去年聽說她出了一本短篇集,就興沖沖買來看。
這本小說集也是腦洞的忠實擁躉,每一篇都有一個奇思妙想:患有“吻癮癥”的男人用全部的生命來尋覓一個甜蜜的、能讓自己活下去的吻;對體味異常敏感的女人甘愿以陶俑為丈夫;醫生用性愛使絕癥患者獲得一縷生之愉悅;只賣出一張唱片的樂隊在世界末日尋找自己唯一的知音……
而這些故事都是借由一個機器人之口,對一個妄圖自殺的少年說出,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山德魯佐,最后,少年跟機器人都講出了屬于自己的故事。
不僅結構奇巧,文筆也很棒,實在是妙語連珠,辭藻華麗,比喻精致,有西方文學的味道。
最后,正如這本小說集腰封所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就讓我們暫時忘卻俗世的煩惱,從黑糖匣里面取出一顆糖果,跟著作者的腦洞漂流到遠方吧~
相關推薦:《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
八、《宵待草夜情》
作者:[日]連城三紀彥
豆瓣評分:8.5
有人戲謔說:連城三紀彥就是推理界的亦舒??此瓢烁妥哟虿坏揭黄?,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大概是因為連城三紀彥跟亦舒師太一樣,擅長寫女子情事吧。
《宵待草夜情》里幾篇小說的時間段都設定在日本明治或大正時代,有種悠揚的古風氣息,一切都慢,舒緩而詩意。里面的女子卻個個都是欲孽深重,或溫婉,或隱忍,或歹毒……真是寫盡了那個時代眾女子的諸多面目。
當然,作為推理,每一篇也都有出人意料的詭計,為愛而殺人,最后都惹人一聲嘆息。(推理部分不是很燒腦,同學可以放心看~(*?ω?))
連城三紀彥文筆極美,語調流暢,對人物挖掘很深,因而,即使他寫的是流行文學,卻有著純文學的氣質,讓人心曠神怡。
個人最喜歡《能師之妻》,文筆幽艷,將一段畸戀跟日本傳統能劇結合起來,妖媚詭異。猶記得午夜時分,月光如銀,戴白色能劇面具的少年在如血楓葉中款款起舞,而那個如櫻花一般的女子,偷偷看著,卻在心里醞釀出毒蛇一般的怨恨與愛情。
相關推薦:《一朵桔梗花》
九、《誰家有女初長成》
作者:[美]嚴歌苓
豆瓣評分:8.2
我從初中就開始看嚴歌苓,那時她還不火,不像現在這樣幾乎家喻戶曉。最早看的是小說選刊上的《愛犬顆勒》,把一只狗的一生跟一代人的青春結合起來,痛楚深沉。她早期的短篇小說集真是精品連連,卻容易被人忽略。
嚴歌苓寫作深得東西方文化精髓,語言有瞬間的濃度跟密度,善用動詞,描寫人物非常精準,情節張力極大,富有畫面感,鏡頭感,這也是她小說適合拍電影的原因。她擅長寫“地母”類的女人,默默承負,具有東方溫婉堅韌的特性。比如《扶桑》里的扶桑,《第九個寡婦》里的王葡萄,《小姨多鶴》里的多鶴。
但《誰家有女初長成》里的女主卻不太一樣,她被拐賣,嫁到山里,同時被兄弟兩人強暴,最后忍無可忍殺了他們,逃到一個部隊里。想想看,一個陰柔的母性的角色,闖入一個陽剛的“男人國”,多么有戲劇沖突的情節啊~女主跟部隊里的幾個人產生了許多交集,投入了感情,最后卻被自己景仰的一個軍人交了出去,讓她被法律審判。軍人也在掙扎中落淚??吹阶詈蠛軇忧?。
《也是亞當,也是夏娃》講的是一個中國女人在美國為一個同性戀男子代孕的故事。故事講了男女關系,母子關系以及東西方關系,男女主在共同兒子的關聯下,互相抗衡又互相體諒,在身份的分裂中進行救贖跟重新定位。當時看的時候真是驚訝,那么早的年代,嚴歌苓居然就敢寫這樣的題材!或許也是因為她移民國外,常年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緣故吧,她的目光往往比國內作家更寬闊,更長遠,也更辯證。她總是帶著體恤去寫那些邊緣人群:移民者,同性戀,妓女,殺人犯等等,把他們的心理一點點挖掘出來,找尋人性中的閃光點,找尋所有的無奈跟妥協,卻不為任何人辯解。我真是喜歡她。
相關推薦: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嚴歌苓短篇集·《天浴》《白蛇》
十、《你一生的故事》
作者:[美]特德·姜
豆瓣評分:8.8
又是一個美籍華裔作家。
特德·姜迄今為止只出版了十四篇短篇小說,卻讓他捧回了雨果獎、星云獎等幾乎所有世界級科幻大獎。
只能說太牛逼了……
《你一生的故事》包含七個短篇:
一個語言學家學會了一門外星語言,徹底改變了她的世界觀。過去、現在、未來,在她眼前同時展開。
為了離上帝更近,人類伐木燒磚,拉車砌塔,經過無數個世代的辛勞,終于建成一座巍峨聳立于天地之間的通天塔。
只要一小瓶藥水,就能擁有超人智慧,這個誘惑無人能擋。可惜超人不止一個,蕩氣回腸的超人對決之后,領悟終極的智慧。
任何數字除以零,都不會得出一個有意義的結果。兩個人的感情除以零,結果是什么?
……
通過簡介,大家或許都感覺到了,特德·姜的科幻不同于傳統的科幻,而更像是宗教科幻,或者哲學科幻。閱讀小說的時候,你會被他深邃的哲思吸引,思考得更深入,更徹底。七篇看下來,基本就是一場思維之旅,求索之行。邏輯縝密,而又天馬行空。在這本小說集里面,特德·姜探討了道德的界限、世界的本質、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的神秘聯系、人的天然審美權利和繁衍權利。
個人最喜歡《領悟》跟《巴比倫塔》。
《領悟》這一篇有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看得人血脈僨張。兩個被藥物改造的“超人”的終極對決,到底一心追求宇宙的真理才對,抑或入世拯救如今的世界才對?
《巴比倫塔》則把宗教與科幻結合,看到最后真是震撼,讓我想起阿西莫夫經典短篇《最后的回答》。
相關推薦:《軟件體的生命周期》
第一期推薦就結束啦,希望大家有個愉快的選擇,如果喜歡我會寫第二期的,揮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