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雖是一個門檻不高的寫作平臺,上面卻不乏質量上乘的文章,每每讀完之后,暗暗佩服。
我關注了一些作者,但是由于時間有限,我只能看少數人的文章。有一位文友特別執著,幾乎天天更文。我就想什么樣的人才能當作家。說來這是一個不難回答的問題,但我希望自己給出一個圓滿的答案,也給自己幾分提示。
當作家的人首先得喜歡寫作。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值得人去熱愛。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繪畫,還有人喜歡周游世界。而有的人就是喜歡擺弄文字,宅在家里字斟句酌,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據我了解,多產作家嚴歌苓一天寫作達六小時。她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一天寫作達四小時。這個長跑健將將跑步當成了另一件必做之事。
能夠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其中必然包含一份強烈的喜歡之情。作家這個職業和音樂家畫家科學家有何不同?它們都需要從業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勞動。
當作家還得是有閑人士。有一份正式工作的人得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否則就沒法交差了。昨天我和一位熱愛寫作的朋友聊天,他說自己忙得沒時間寫文章了。那位老兄可是一個勤奮的人,他若說沒時間,那一定是忙到了極限了。
工作之余,人還得休息。休息不好,工作狀態不行,業績也創造不出來。寫作和身體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有些文友,退休后勤于筆耕,真正是用行動踐行了老有所為的倡導。不管能否成為知名作家,能做到堅持自己的愛好就值得稱道。
當作家的人得是那善于觀察一切也愛思考問題的人。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事情,有大有小,有的人就處處留心,及時啟動思維,很快就能找到寫作的素材。
生活實際上是非常平淡的,稍不注意,一天天就這樣如流水一樣流走了,既帶走了組成我們生命的時間,也帶走了值得銘記的事件和情感。我們就這樣變得麻木呆滯空虛平庸,我們和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卻毫無個性。
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如果我們不思改變,我們終將迅速變老,直到一無所成。
作家是一個門檻較低而要求不俗的工作。多少人夢想著成為專業作家,而在這個領域成功的人畢竟有限。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還是放下野心比較實際。至少能夠安心做好眼前的工作。
有些人不問結果,只是默默地寫,若是獲得若干個關注和評價,也能開心一陣。
寫文章就是一種抒發。找不到聊得來的人就自己把玩文字,讀文、賞文、寫讀后感,這何嘗不是一種抒發胸臆的辦法?
人總不能讓時間白白浪費吧!閑暇時間,敲幾行文字,寫點最想寫的話,這日子總算也過得有些別致。這樣想來,我覺得這一年還是要把寫作堅持下去,寫總比不寫好。堅持寫、認真寫,就會越來越好;懈怠了、放棄了,就會留下遺憾。
(謹以次篇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