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浮躁,很難得讓自己有一個安靜的內心,從小都對很多東西感到無賴,權衡利弊才會去忍讓。而不是出于修養和目的去忍,更別談讓了。小時候爸爸常對我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忍字頭上一把刀,所以不是事事都順意的。
說實話,從那一年被人冤枉搶他兒子錢過后,我一直都認為,忍是無能的一種表現,所以一直想要強大,可越想著強大,就越是無所作為。雖然,有時為了利弊,而忍讓著,可很多的事都是錙銖必較,還好,我爸還說了一句話,別人變狗咬你,你不能變狗咬人。雖然認同這個觀點,而我想的是變成打狗的人。
開了這些年的裝修公司,我發現完全就不是這么個事,我的心一直被報復的仇恨給遮蓋了。現在想來忍,只不過是小境界,因為忍的被后大多數是不作為,避而遠之。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我發現讓才是大智慧。讓的背后是自己心甘情愿,讓的背后是知事而不懼,自己養精蓄銳。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因為有時我發現你能退了這一樣,下一樣你又沒得退了。還不如一開始就退遠點。厚積薄發,修養生息。同時也是人的一種境界,忍讓的目的不是怕,而是不在這個地方糾結不放,不在這個點上爭。永遠記得最終的目標。這讓我想起了張英說的回家人的信:
千里修書只為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現在我發現,退讓也是小境界,一味的退,一味的讓,到最后的結果,就是縱容別人對你得寸進尺,自己到最后將無路可退。所以我發現最好的方法是在沒有發生之前讓是最好的,提出解決方案,可最終的結果還是得在自己大目標的架構之中。
所以目前我想達到,不與智者爭高低,不與小人爭長短。心平氣和,恕人則恕己。
合眾人之私,成一人之功。我想這又是一個分水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