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看小六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他的待辦事情用的是奇妙清單APP,我便下載來試,試完的結果覺得界面不錯,但還是有一點不太好用,就是不能和日歷聯系起來。是不是我沒有完全了解奇妙清單的功能。于是便百度,百度以后,發現類似APP很多,其中有一個叫滴答清單,評分不錯。正好彌補了奇妙清單的這一不足。知乎上有篇文章寫得非常詳細,拿來參考。
鏈接知乎
周剛凡是過去 皆為序章
16 人贊同
兩個軟件都長時間用過,現在使用奇妙清單(Wunderlist),說說我的感受:
1,日歷視圖,滴答日歷視圖收費,但神奇的是手機版是開放的;奇妙完全沒有。日歷視圖對于GTD來說,個人覺得真的是一個很有用的功能,希望未來奇妙能加上。
2,農歷提醒,滴答支持;奇妙不支持,本土化還需更進一步呀。
3,界面上,奇妙支持背景,并且多平臺是同步的,字體,布局,操作方式都很有B格,特別是Web版的雙擊操作方式,真的是大贊呀,多平臺操作一致性的感覺有沒有;滴答沒什么說的,太素雅了,界面如此,操作方式如此,給我有用OA的感覺。
4,奇妙對于任務等級只有星標和無星標兩種;滴答4種等級。
5,子任務上,滴答采用回車自動識別的方式,可以切換成子任務或文本(備注),子任務模式下,如果子任務都完成,那任務就自動完成;奇妙使用標準子任務+描述的方式。我經常用清單來記錄一些點子,子任務用來記錄一些點子的要點或實現步驟,在描述里面寫下一些細節,滴答只能把細節同步計入到子任務中,這是我最煩滴答的地方,也是拋棄他最根本的原因;
6,滴答缺省在主列表上默認提供已完成功能,奇妙的已完成需要到設置里面設置一下,并且界面上有些漢化不完全的地方,比如收件箱,在已完成列表中,顯示為INBOX,能不能認真一點。
7,滴答提供了回收站功能,奇妙不提供,這是要給滴答點贊的地方;雖然我很少用到刪除恢復功能。
8,奇妙提供了一個超贊的對話功能對協同中的評論進行匯總;滴答無。
9,關于同步,奇妙同步真的比滴答贊,這也是我不明白為什么樓上諸位覺得滴答比奇妙同步好的原因所在;感覺上奇妙采用的長連接之類的方式,而滴答應該采用的輪詢方式,因此滴答偶爾需要刷新下頁面才能同步過來;
10,很多人對滴答點贊的微信接入功能,親,對高頻用戶來說,移動設備上,必定是要安裝了客戶端的,我還需要什么微信接入;
最后來說下免費版的一些問題,其實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免費版就足夠用了,但滴答有個嚴重影響使用的地方
,不是5M問題,是一天一個附件的問題,一天一個,一天一個,一天一個.....
最終我選擇了滴答清單,這個適合我,用起來方便,看著自己待辦的事情還有很多,心里一陣悵然。為什么呢?
秋葉大叔昨天發的一篇文章觸動了我《日更,到底是一種修煉還是一種折磨》,其中講到:日更真的很折磨人。有人說,寫文章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好了,不要在意粉絲的起起落落,或者文章閱讀量的加加減減。說這種話的人,要么他沒有粉或者經歷過文章爆款,要么他騙你。既然開了微信號,既然堅持寫文章,我當然在意訂閱者是否增加,文章閱讀量是否增加。沒有掌聲,我只是寫給自己看,那么我開微信號還廣而告之干嘛?
做人最重要的是自我修煉是誠實地對待自己的欲望。
第二句說的就是我,我之前也鼓勵自己不要在意沒有人關注,就寫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好,那么就像秋葉老師說的,我干嘛要開微信號?我開微信號的初衷是什么?
是希望能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一起成長。
而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
原因是什么呢?有思考過為什么呢?我的文章沒有可讀性,質量不高,只是保證了數量,卻沒有吸引人的東西,時間都很寶貴,沒有人去浪費時間聽你絮絮叨叨說要做什么。每個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都是希望能從中得到收獲。看看我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么?
這個問題從昨天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我去看別人的公眾號,去分析每篇文章的架構,去分析可讀性是來自于哪個角度?總結以下幾點:
1、標題。標題很重要,公眾號的每一篇文章首席躍入眼簾的是標題。標題直接決定著讀者是否會點開去看里面的內容。
2、文章長短。太長會漸漸失去耐心,太短感覺沒東西,沒內容。有人分析過,1200-1800字左右最佳。
3、排版。好的文章吸引人也會從版式下手。排版是個功夫活,同樣的文章,因為不同的排版,字號的不同,段落之間的間斷以及小標題的出現,都決定著你的文章的可讀性,要想如何抓住讀者的心,耐著性子讓他從頭看到尾,這個問題需要好好思考。
4、最后要說的是,內容為王。有些文章原創,從個人的角度來去分析解讀一個話題,這是高手,因為必須肚子里有“貨”,才能寫出讓人點贊留言的文章,這就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涉及相關的主題,研究出自己的一套內容再進行自我整合,這就成了你自己的原創。而另外一種是這個內容本身是網絡中一直存在的,自己進行歸納整合,因為這個內容與你的生活或者工作有關,你提出來別人又get到了,這也是收獲。這樣的文章也同樣很有可讀性。
昨天的這個時候,我還在糾結寫什么話題,曾考慮過以身邊的人和事為藍本,寫小故事,寫著寫著就覺得很難,因為這需要考慮多個方面,時間精力都覺得不夠,關鍵是自己的水平太差,不能信手拈來。還是來點真實的東西,這還能寫的出。但還是讀書太少,為什么別人能每天寫出高質量的文章自己卻不能?為什么別人的版式很漂亮,而你的文章卻像白開水一樣無味。既沒質量又不漂亮,當然沒人看。意識到這個嚴重致命的問題,自己拼命擠時間閱讀,聽音頻,恨不得立刻把自己所缺的都一一補上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文章也要一篇一篇的讀,要不然怎能消化的了。但還要迎頭趕上,要不然差的太遠。
我在三線城市,一家私企部門經理,知識管理欠缺太多,差的太遠,所以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追的上那些斜杠青年的腳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