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時間為我停留,我愿永遠停在那一刻----公元兩千零一十六年六月十三日下午五點五十五分。
正值"幾度夕陽紅",天邊一抹彩虹映照在“將士”們的臉上。前兩輪秒殺“南夷”,“吳國”又秒殺“魏國”,這證明----我們“蜀國”要與“吳國”進行一場激烈的鏖戰!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話說我們今日在戰什么,那就是----拔河。兩方“將士”已經各就各位,作為“蜀國君主”我還得親自上陣。兩"國"班級之勇將之力,已全部凝聚在一根繩上。隨著一聲哨響,中間的記號繩突然劇烈的晃動起來,我方"將士"咬緊牙關鉚足了勁兒拼命往后拉,但我們的腳仍一點一點的向前滑動,所有人都立住腳,渴望不再往前滑動,無奈對方"將士"力太猛,我們的任何措施都無濟于事。掙扎了不到半株香的時間,我軍潰敗。
? 此時此刻,許多老師都在搖頭,認為"吳國"贏定了。第二輪"戰斗"開始,我軍不到一會,又像第一輪一樣腳往前滑,那些圍觀的老師們,似乎是認定了自己的看法,準備散去。突然,一陣陣吶喊喚回了他們的注視,原來,是我國"平民百姓"在眾多"文官"的帶領下,其呼"加油!"又有許多"魏國人民"在高呼"一班加油!一班加油!"我覺得此時此刻, 已不是在比賽,而是真正三國史上的保家衛國,同時也有為"魏國同胞""報仇"的信念。看他們吶喊的滿頭大汗,我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大喊一聲"往后拉!”眾人接到命令,也似是受到鼓舞一般齊步往后一退,記號繩往我們這邊近了一點,所有人接著往后一拉,那記號繩又近了一點。"吳國"士兵似乎是抵擋不住我們這來勢洶洶的強攻,居然一點一點的前進。終于,我軍化悲憤為力量,在"吳國"想要殊死拼搏的前一秒,身體一仰,胳膊往后一拉。在眾老師驚訝不已的眼神中,duang!大捷,我方勝了!"將士們"擁抱的擁抱,擊掌的擊掌,欣喜之余還不停地跟我國"百姓"及"魏國人民"握手,更不忘欣賞"吳國將士"失敗的懊惱。
?不過可惜的是,在最后一戰,由于我方體力不支,還是敗給了"吳國",但我們雖敗猶榮,比賽雖輸卻贏得了眾人的掌聲,正如龔校長說的 我們做到了:拼,勇,笑。
?"鳴金收兵"之后,大家都要"打道回府"了。回憶這次的"戰爭"----過癮。
? "搬師回朝"的路上,只聽吳國"孫策"大喊一聲:"我定'滅'你蜀國!"
? 哈!"戰爭"依舊在,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