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創業?

為什么要創業

在一個行業呆久了就有創業的沖動。確實當你做員工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就注定不會在一家公司呆太久,當然,公司上市,你獲得了該公司股票是另外一回事。

總之,一個人的出發點常常是以自己的利益掛鉤的。

其實對于真正的創業者來說都是一段更艱苦的旅行。必須調動你全身心的力量把這件事情做好。在沒有團隊與合伙人的時候,你必須構建整個品牌的核心。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是因為看到了意義才會去做,比如賺錢,比如成長。創業更進一步,是要賦予它重大的意義,你才有足夠的精神去堅持。

重大的意義是建立在精神力量的,現實的意義在于通過創業獲得更好的生活,更出色的自己。

走上創業之路(個體也是創業的一種),創業的結果常常有兩種:

比打工強;

連打工都不如。

這是每個創業者都會面臨的問題。

是繼續堅持,夢想成為自己的超級個體,還是幫人打工,圖個省心。

35歲之前,老板與員工之間的身份轉換都還來得及。能力不夠,回爐再造就是了。

創業乘早是有道理的。

35歲以后特別是40歲以上時,如果選擇創業就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因為做回員工一般是沒有人聘請的。所以做不成大公司哪怕是開一下小店,都要想辦法生存下去,起碼足夠養活自己的家庭吧。

人這一輩子都在做選擇,年輕的時候選得多,但上了點年歲是就考慮要安居樂業了。

選擇一家高速發展的公司,會讓自己的勝算更大一些,因為工作與生活的節奏越快,你的成長也越快。而這樣的公司也常常能留住人。即便創業,高節奏的工作方式也是一種競爭的能力。快速選擇快速行動,常常可以把握稍縱即逝的時機。

為什么要創業?

在我認為創業本身給創業者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逼著自己的行動;

系統做事的能力;

主觀能動性的充分施展。

羅永浩,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創業家,講過相聲,做過教育,而他現在的身份是錘子科技的創始人。他在得到訂閱專欄《羅永浩的創業課》中是這樣定義創業者的。

兩種人適合創業:

第一種:最簡單、最赤裸、就是渴望發大財賺大錢的人。

第二種:不甘于平凡、需要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成就感的人。

什么人不適合創業:

那些特別怕累、特別怕麻煩的人。

做事情沒長性,容易放棄的人。

抗壓能力差的人,絕對不要創業。

如果你對要不要創業這事猶豫、困惑了很久,多半也是不適合創業的。

希望自由、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也不適合創業。

對和家人相處時長很在意的人,可能也不適合創業。

為什么要創業?當你沒得選擇時,可能就是創業的最好時機。

停留在想的階段,只會讓時間蹉跎,唯有行動,才能觸碰到真實的風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