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又到學期末的考試季。各種段子層出不窮。
? 首先網上出現了一種學習神器——甘蔗。
? 段子手笑著說:“送給各位家長!孩子放假了??己昧耍瑑确???疾缓茫庥??!?/p>
? 是呀,一張優秀的成績單意味著老師最甜蜜的笑臉,
意味著一個愉快 的假期,
意味著父母在親友面前倍有面子,
意味著拼搏了三個月終于有了個好的結果。
? 為了這樣的美好暢想,家長孩子都是卯足勁,在全力沖刺后,大家就等待著終點撞線時刻。孩子的緊張和家長的焦慮進入白熱化頂端。
(二)
然后再出現了新的父母物種——佛系父母。
何為“佛系”? 佛系,網絡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一種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該詞最早來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雜志,該雜志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
佛系父母同樣也指把成績看的很淡父母。內心充滿慈愛的光。
他們在孩子考試時,傳播的段子是這樣的:
本周重要的三件事:陪孩子復習要沉得住氣,切記孩子是親生的;考完試別問孩子考得好不好,先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再請孩子好好吃一頓,畢竟孩子也辛苦一個學期了;出成績后切記要淡定,要控制再控制,最好離孩子遠一點。
因為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廣的是考試范圍,
比考試范圍更寬廣的是看到娃成績時家長的胸懷!
(三)
不管是暴力父母還是佛系父母,都無法掩飾在當今教育環境里大家的焦慮不安。
孩子拿著成績單回家時,尤其是拿一份讓人嘆息的成績單,最應該挨打究竟是誰?
打孩子,那是必然,孩子是學習的主角,是壞成績的罪魁禍首,是家庭矛盾的來源,是社會矛盾的風暴眼。問題是很多家長已經打過罵過,結果還是這樣的無效。
打老公。的確有理,多少的夜晚都是媽媽在燈下陪孩子苦讀,多少次老師叫家長,都是媽媽沖到學校解決問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失蹤人口。平時學習上不聞不問,只陪孩子吃喝玩樂。全心全意維護著自己親爸爸的模樣,讓媽媽扮演惡毒后媽的角色。成績單來了,該打的真的是爸爸嗎?
打媽媽。似乎也是,不懂教育方法,一味溺愛。平時陪孩子時,喜歡耍手機,發朋友圈。一檢查作業就大呼小叫。孩子一有風吹草動,就讓家里雞犬不寧。
問責老師?但人家的孩子考得也很好。
批判社會?教育制度是面對全體學生。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逃離現有的教育體制,光罵能改變什么呢?
誰最應該挨打?
沒有一個人能承擔這個責任。
一個孩子成績的背后,有著太多的元素。追責是無果的。
(四)
追責無果,但反思有方。
當拿到孩子的成績單,不要僅僅只看那上面簡單的數字,然后被幾個數字沖昏頭腦。應該冷靜而克制地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1.? ? ? ? 孩子的成績和以往相比,整體有何變化?優勢科目是否依然強勢,薄弱科目出現了什么新的變化?
2.? ? ? ? 孩子不會的題,為什么不會?回憶他學習相關知識時出現的問題。如果是基礎概念不理解。馬上解決,不留歷史問題。如果是練習不夠熟練,立刻注意方法加大力度。
3.? ? ? 孩子會的題,為什么會錯?讓孩子回憶考試時,自己做題的過程,思路上出現了怎樣的問題?類似的問題以前是否犯過。如果犯過,已經糾正,但還是沒做多。立刻針對此類題進行練習。達到熟練為止,達到“脫口而出”、“提筆就會”。讓大腦完全進入無意識狀態,本能的純熟的做完這類題目。
4.? ? ? ? 通過對于習題的分析,孩子的思維習慣方面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分數折射出的不單單是考試,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考驗。
5.? ? ? 如果父母只看分數,那目光未免短淺。一場考試背后蘊藏的教育資源被白白浪費了。
6.? 考試鍛煉的不止是孩子的智力,更是意志力、自控力、自我反思能力。
7.? ? ? ? 被分數能擊倒的孩子,被分數能擊倒的家長,在未來會被更多東西擊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孩子成績單拿回家,不應該是一場肉搏戰的開始。應該是一場腦力角逐的開始,更應該是為孩子終身幸福吹響集結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