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尋著記憶走過一條條陌生的路,終于走到在眾多樓層包圍著的家,一座老舊的四合院。
拿出那把好久沒有用的鑰匙打開了家里的那扇塵封很久的門,院子里長了很高的蒿草,二十年前的一根竹子,長滿了曾經盛開夜來香的花壇,茂密的引來四面八方的鳥兒。
這樣也不錯,他想。索性也沒有動起打掃庭院的心思,就這樣吧,畢竟也不需要開門迎客。
這是一片不錯的四合院,是爹一輩子的積蓄才得以建成的,爹每每講起,總是意氣風發。
是啊,這種驕傲是屬于爹的,而這一切,靠爹老實巴交的養了六十多頭牛所換得。這里原先是村里分宅基地的時候沒有人要的一片洼地,因為沒有人要,就分給了老實巴交的爹,為了補償爹,村里把這片地都給了爹,挺大的。
爹用平板車拉了三年的土,才把洼地墊平,不過這時候爹卻沒有錢去蓋房子,只在上面種點糧食和蔬菜,不過,這在村里,是很亮眼的一道風景。不過無論是糧食還是蔬菜,都很少能夠吃到,因為周圍鄰居的雞鴨牛羊會吃,鄰居也會采摘新鮮的蔬菜。
爹從來沒有計較過,反而覺得很開心。
那時候剛剛分地,爹意氣風發,二十多歲,用爹的話說,有用不完的力氣,所以爹的田地打理的是周圍村落里最好的,莊稼也只長得最好的。
后來,爹開始做點別的工作,比如出去編席子。
不算近吧,在離開家一百多里的地方,每天四五塊錢左右,包吃住,爹很開心。
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開始好起來,對于生活的追求也有了比較高的要求,席子這種生活必須品很緊俏的。
爹的手很快,而且編的非常好,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家里的席子依然是爹編織的。
后來經濟形勢好起來了,爹就開始養牛,好多好多的牛。
想到這里他笑了,他小時候經常調皮的騎在小牛犢身上,和爹一起去趕著牛兒去河邊吃草,然后再慢悠悠的趕牛回家,與在家做飯媽媽,剛割草的姐姐匯合,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個溫馨的晚飯。
那時候家很簡陋,土坯的屋子,屋頂是麥秸桿做的,下雨的時候是最難的,一家人只好圍坐在一塊雨布下,等待天明。
不過這也不是很難,因為爹總有很多的故事和謎語要講。
后來有一天,記得是杏書剛剛開花的一個雨后,對,就是那個時候。一家人圍坐在杏樹下,正吃飯,爹抽著煙,突然說:以后要蓋一座四合院,磚瓦房,再壘上小花園。
年幼的他和媽媽姐姐都感覺挺詫異的,爹說完,抽著煙看著一樹的杏花。
后來爹養的牛越來越多,他也慢慢的長大,終于有一天,爹告訴他:娃子,咱家蓋四合院好不好。
他愣了愣,然后高興的蹦了起來,特別的開心。
家里的牛賣完了,還有那頭他剛愛上的小牛,賣牛的哪天爹哭了,他也哭了,不知道是開心還是悲傷。家里新收的麥子也賣的僅剩下一年的家里人吃的口糧,母親拿出攢了好多年的錢,一分兩分,好多好多的。
四合院蓋起來了,爹出奇的平靜,輕松,放佛很多年的單子終于能夠放下緩一緩了,有時候也會一個人默默流淚很久。
后來有一天,爹出去了半個月,回來的時候爹帶了一位年紀很大,穿的很臟,并且滿臉褶子的婦人,爹讓他叫婦人奶奶。
說實話,他挺不情愿的,因為在他的記憶中壓根沒有奶奶這一說。不過爹挺高興的,他也就叫了聲奶奶。
被叫奶奶的婦人,淚水流的稀里嘩啦的,泣不成聲,抹著他的頭痛哭很久。
傍晚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還是圍坐在那個杏樹下,不同的是多了個陌生的奶奶。
那天爹高興的像個孩子,對了,爹的煙就是那個時候戒掉的,因為奶奶說吸煙對身體不好,爹猛吸了一口煙說好,就掐滅了煙頭,從這之后爹戒掉了吸了很多年的煙。
想到這,他很開心的笑笑,在背包的口袋里找到他屋子的那把鑰匙,打開了那間屬于他的那個小屋。
書架上的書依舊在,桌椅還是二十年前走的那個樣子,周遭的墻上糊了很多他喜歡的歌星的海報,他搖了搖頭,像他爹第一次見到這的表情一模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子女是父輩的血脈承繼,延續父輩的愛和喜歡,還有對生活的寄托,對未來的期許。
蜘蛛網到處都是,土落滿桌椅,看來要好好收拾一下了。他放下包,輕微嘆息了一下,起身,相繼又打開其他房屋。
二十多年,是要好好通通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