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2016-03-27 08:08 出發,歷時 8 小時, 40 分鐘
浙江 溫州 樂清市?-?浙江 溫州 樂清市徒步,全程?19.8?公里
難度級別:一般
累計上升:1744米,累計下降:1792米 (詳細)
海拔最低:44米,最高:1110米,
最高速度:21公里每小時
第五桄雁蕩山線路。完成雁蕩四尖,即雁湖尖、凌云尖、百崗尖(東峰、中峰)、烏巖尖四尖,部分難點略有懼感。避免經過兵站話多,直接放棄百崗尖東峰繞過。軌跡朆上傳前,顯示21.84公里,上傳后直接跌到20下。天架晴陰輪轉,頭尾天色尚可。
? 交通
去程:溫嶺老車站北月河灣公園趁雁蕩/大荊班車(錯開發車)。首班06:30,終到雁蕩,為基垡車裡有三個趁客到大荊,車班臨時繞路停靠大荊客運中心。黃包車趁到環城北路交環城西路個高地村短途車站,轉趁「大荊—莊屋」班車至莊屋。
返程:「大荊—莊屋」諮詢所得末班莊屋發車為16:00之后,到南閤保守估計16:30即嘸車爻。運好碰著返回大荊鎮裡個司務,順路帶到高地村短途車站。照樣黃包車到大荊客運中心,門口有「大荊—白溪」班車,趁上到底,再黃包車到雁蕩山火車站,動車轉溫嶺。
高地村短途車站發車方向備忘:福溪;嶺頭|雙坑/甸嶺;仙溪/石碧巖;大巖頭;莊屋;智仁/暘穀岙。
(備注:大荊、雁蕩一線黃包車價鈿比較公道,一般5~6塊。)
? 軌跡
1. 雁湖尖(雁湖大尖)段
莊屋車站起身沿卓龍線公路向西,至節點1過橋取左向古道上嶺,經過路廊廟2,古道轉為沿溪通進李家山。村貫溪坑,梯田環繞,粉花素木交映疑撞入桃源。在節點3走上出村,路徑寬度稍減,但照舊平順易行。山墈屢見鹿角杜鵑,多數偏白,有許還透出眼奇異個藍色來。海拔抬升間,視野豁然開朗,近崗遠山撲目。到節點6嶺頭鞍部左轉,前往雁湖尖(雁湖大尖)。沿途多為防火道,草被附植較淺,嘸走幾步碰著一個小石堆,繼續趁防火道直行,達到雁湖尖,見著峰頂有一?規模大于之前個石堆。 東望雁蕩凌云、百崗諸尖,只覺此行前路漫漫,完成之時懸弗可及,連徒步背景天架也開始糊云作色。落雁湖尖個粽箬林,趨向雁湖所在個雁湖崗,遠望得見雁湖中有水。
2. 凌云尖段
雁湖崗走畢,貤是一橛落嶺路段,在節點8鞍部重拾防火道前進。橫過蘑菇石,到節點8樵道岔路取左支偏陡個樵道直上,批開山頭大面積嘸開花打算個杜鵑樹,終于凌云尖,俯瞰搭百崗尖西峰夾峙個顯圣門谷。在凌云尖靜視一瑲,開始落嶺,?進高蓋頭頂個粽箬林。
3. 百崗尖段
垃節點10,切出粽箬林,天光漸開,像盲眼復明,雁蕩曾嶃俱在一望。經過節點11,聽著下向有驢群吶燥喊。 爬過凌云、百崗之間個羊角巖,是一橛片石山脊,形似劍龍背個骨質板片。之后碰到個是驢程裡個難點1片石懸崖,崖上裂紋呈片狀,難堪步足,收好雙杖,隨即徒手攀上,回看覺得確實略有驚險。假使下行應當作好防護,崖間有人已打好掛片,好穿繩索。繼續撩山崗頭走,到百崗尖西峰以西個亂石坑鞍部,坑自峰頂來,煞像溪河,綿延流向顯勝門谷內中。亂石坑裡一路都有驢友布條,基本是橫切到亂石坑對面,再趁生有植物個一側上升。初始目測可能比較有難度,實走并嘸多少壓力。走完亂石坑,登頂百崗尖西峰越更順利。西峰頂裡偶遇一群捉垃圾個志愿者,人手一隻大垃圾袋,令人感動。交會擦身,趁百崗山脊線向東捷行,上到中峰遠遠望過一眼東峰,搭上向個敏感詞,轉首藉節點13直落土石坡防火道繞過東峰。直到節點14防火道十字岔路,取左道下行至節點15交匯點,切入靈百線公路。
4. 烏巖尖段
趁靈百線公路重新折上,到節點18鞍部公路轉彎處,前通烏巖尖。時有零散雨花趵來,望烏巖尖山石詭異多變,心頭焦急,幸好飄嘸幾點,末腳還是朆落。登頂?有一塊「空中花園」立碑,語出著名驢友流浪漢,為好事者所承。貤碰著一支驢隊,講甌語,搭我指點另外一桄在頂頭附近落山個線路。 別過大綱人,到仔節點19,沿崖側土路繞行,約酌踐踏過頻,崖土本生貤弗穩定,已經多有踩踏鬆動,露出裡向個深色。難點2巖石陡坡弗高,只三米光景,落去踏穩位置溜落便好;上行反而比下行要容易,因為有抱石個受力點,手容易抓握,腳難為踏牢。驢群好用短繩互助通過。再后髖有一隻可選個難點3峭壁,弗心愿嘗試個話,則節點21取左向崖側樵道繞過比較穩當。難點3峭壁巖間有前人安裝個拉手、防護繩,是一隻攀巖個點。大致完成烏巖尖峰叢,望日頭懶散弗相似,隨時有墜毀危機,后續個路宕都在開掛,能腳弗著地絕對弗趤。一路奔到馬家嶺路廊,在節點23馬家嶺頭取左支,趁古道北橛落嶺向南閤。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
體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雁蕩山形成于一億二千萬年以前,
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在未出現戶外這個名詞之前,大家都習慣性的在互聯網上搜索一大串的關于“雁
蕩山”攻略。時至今日,在各種戶外活動的影響下,蘆芽山攻略已經逐漸被“雁
蕩山戶外軌跡”、“雁蕩山戶外線路”所代替!從六只腳官網數據上,我們可以
明顯的感覺到這一變化!
雁蕩山四尖連穿
這條軌跡在六只腳官網可以搜索“編號866881”即可下載完整軌跡!在戶外,
一定要提前下載好軌跡,去哪里都不擔心迷路!特別建議下載離線地圖,因為
離線地圖可以在戶外沒有網絡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并且能很清晰的看到地形
地貌,為戶外出行護航!至于大家所說的哪種GPS戶外導航軟件比較好,其實
與手機自身的GPS接收模塊,息息相關!但目前,戶外驢友都比較推崇六只腳,
畢竟發展了這么多年!積攢了眾多軌跡,國內外軌跡都比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