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有多重要


我基本上每天都會逛微博,近幾天的微博熱議話題之一就是武漢的殺人事件,火車站附近一家面館老板與食客發生口角,老板當場被食客把頭砍下來,場面極其血腥。

事情大概過程是面館面條每碗漲價1塊錢,老板還沒來得及更換招牌。食客吃完面條發現老板收費每碗比招牌上貴了1塊錢,便提出異議。老板可能由于當時心情不好,大嗓門吼了食客幾句,大意是“我說多少錢就多少錢,吃不起別吃”。

一句話瞬間加滿了雙方的怒氣值,僅僅幾分鐘時間,老板被食客殺死,頭顱也被砍下扔到了垃圾桶里。

電影里出現的情節被搬到了現實中,恐怖之余我不禁感慨,一句話就惹來殺身之禍的事例數不勝數,好好說話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年前我在書上看到說如何成為一個擁有高情商的人,答案就是好好說話。那么如何好好說話呢,書上給出了一個把話說好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反問句都換成陳述句。

這個答案令我很受用,我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將反問句從我的字典上移除。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非常有用!

“我剛剛是這樣說的嗎?”

“我不是叫你不要去嗎?你怎么就是不聽?”

“不是已經和你說過了嗎,你為什么還犯這樣的錯誤?”

以上類似的句子是不是很熟悉?我不知道你們聽到家長或者是身邊有人對你們說了類似上述的語句后,你們心里是什么反應,換做以前的我會瞬間炸毛,想反問回去。這樣你來我往,一丁點小矛盾就會被無限放大,很多家庭矛盾起因往往就是因為一個反問句。

如果把上述句子改為陳述句:

“我剛剛不是這樣說的。”

“我之前已經和你說過不要去了,你以后要聽我的話。”

“以前已經和你說過了,下回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

瞬間感覺不一樣了,人也變得好溫柔。如果一個家庭里人人都能用陳述句說話,那么這個家庭會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我大伯就是這樣一個反問式說話的長輩,以前我叛逆期的時候經常和他吵架,一個小小的錯誤,只要被他一句反問,我心里莫名就來火。雖然事后也后悔不該頂嘴,但是那個時候脾氣上來了擋也擋不住。

后來慢慢把說話改用陳述句,發現和大伯很少吵架了。無論他怎么“反問”我,我都是用陳述句把我的意思表達出來。今年過年回家,和大伯連架都吵不起來了,他反問我的時候,我就用陳述句去化解他的攻勢,幾句下來他也不反問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案例,四川某地一個餐館里,有個人帶了個熊孩子在餐館里吃飯,熊孩子各種吵鬧,大人也不管。有一桌是兩個人男人在吃飯,被熊孩子吵得實在受不了了,點了個花生米請服務員給熊孩子那桌送過去,請大人管管孩子。結果那熊孩子的家長非但不領情,還罵罵咧咧的打翻了送過來的花生米。

那兩人也沒計較,結完賬打算走人,臨走的時候其中一人對那熊孩子的家長的說了句:“你當心點!”

熊孩子家長馬上就炸了,嚷嚷著我認識誰誰誰,信不信把你倆弄監獄里去。

結果說話那人直接掏出刀子對準熊孩子家長的心臟捅了進去,另外一個人抓著熊孩子的頭摁到桌上的水煮魚里,熊孩子被活活溺死。那兩人本身就背負著命案,這個時候也不在乎多殺兩個人。就因為一句話,一大一小惹來殺身之禍。

雖然事件本身熊孩子也有錯,但最后家長嚷嚷的那一句成了慘案的導火索。

好好說話,說到底就是控制好情緒。很多人都知道情商,但卻很少人知道情商的全稱是情緒智商,指的就是一個人對情緒的把控能力。吵架說話把最傷人那句話忍住,探討的時候說話不帶情緒,交流的時候點到為止,這些都是情商高低的體現,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想起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一女生吐槽自己男朋友是根直腸子,和他說我生病了你去給我倒杯水,男朋友能聽懂。和他說我生病了我好渴,他就聽不懂了。還說你渴了就喝水,生病就吃藥。氣的那女生黑了好幾天的臉,她男朋友還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哪里。

下面很多女生回復說她家那口子也這樣,和他直接說能聽懂,拐個彎就聽不懂了。后來有人說,說話最好是直接了當的說,拐彎一次兩次可以,久了肯定出矛盾。你想男朋友給你買衣服直接說想要衣服,想男朋友給你買口紅直接說想要口紅,別總是讓對方猜。這樣說的人舒心,做的人也省事。

之前看一些刑偵案件的時候,很多案例里一個人的殺念往往只是源于一句聽上去很刺耳的話。殺人者固然有錯,但被害人也有不對的地方,如果他不用那么激烈的言辭去挑戰對方的底線,或許就不會惹來殺身之禍。

好好說話,考慮對方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用點反問句,多用點陳述句,不要試圖用語言去挑戰對方的底線,更不要用帶情緒的話語去傷害對方的內心。尊重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高情商的會好好說話的人,好不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