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好好說話有多重要?

都說愛情是婚姻的墳墓,入坑好幾年了,娃都兩歲了,咋保持甜蜜的嘞?

相愛容易相處難

一旦過了熱戀期,再相愛的兩個人,生活也是平淡居多,不可免俗地要回到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了孩子之后還要加上奶粉輔食紙尿褲繪本玩具興趣班。

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也確實,正如于無聲處聽驚雷、與無色中見繁華,經得起平淡生活考驗的婚姻,才是真婚姻??!

這所有的考驗里,最最基本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條即在于,如何跟另一半好好說話。

別看我現在心寬體胖、整天嘻嘻哈哈,跟誰都樂呵呵的,曾經的我也是一個特別愿意懟人、沒法好好說話的小姑娘,而且誰對我好我懟誰,誰跟我親我懟誰,所以啊,這另一半就是被懟的重點對象。

談戀愛的時候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而且一吵架就說氣話、撂狠話,把對方懟得怒火中燒、踐踏得一無是處,自己也氣得一塌糊涂腦子快要短路,接著就開始感嘆真是遇人不淑、悔不當初啊!

每吵一次,就受傷一次,而且是互相傷害,再加上不斷往回翻舊賬,那就是互相傷害的N次方,不僅傷心、吵得多了還傷身??!

傳說中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概說得就是這種相處模式吧。

但是,咱們翻過來仔細想想,到底是什么事兒讓我們吵得如此不可開交?有這么重要嗎?

嘿嘿,十有八九你會發現,好像就是個雞毛蒜皮的小事...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這么個芝麻小事都能引發夫妻大戰呢?

其實,不在于事情大小,而在于表達方式和態度。

所以,這個鍋,不好好說話得背。


阿莫跟!

場景再現

一旦開啟了吵架模式,雙方在氣頭上,就很容易變得為了吵架而吵架了。

很多時候吵到最后,雙方均已經被氣得肝兒疼、震出腦內傷,只記得你傷害了我,我要加倍奉還,于是兩人在互相傷害的道路上繼續加碼,卻早忘了 ,到底是為什么在吵架?

而許多架之所以會吵起來,導火索往往是因為那不中聽的一句話啊。

所以,如果是從一開始就跟對方好好說話、有效溝通,或許就能從源頭上控制住吵架這件事。

舉個例子。

模擬場景

下班后,女方在廚房做飯,男方在客廳躺著看手機。

女方有點不高興,大家都上班,

憑什么下班了我還要多干活?

于是讓男方進來幫忙。

女(有情緒地):你就不能過來幫我洗個菜嗎?

男(本來還想幫忙,結果熱臉貼了個冷屁股,決定懟回去):你都在廚房弄這么長時間了,還沒做好一個菜?整天磨磨蹭蹭的不知道在干啥!

女(氣不打一處來):我可不像你,做事粗心大意,盡圖省事,洗個菜都洗不干凈!

男(被激到):你洗的干凈,那你自己弄吧!

女(再被激):行,那你別吃!

男(二度被激):誰還稀罕吃你做的那個破菜了!不吃就不吃!

女(生氣加委屈):你一個大男人,不幫忙就算了,還說風涼話!真是沒良心!我也是瞎了眼了找你!

男(面子掃地,三度被激):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看看你什么熊樣!整天挑三揀四的,我才瞎了眼了!

女(徹底激怒):你!??!你簡直良心被狗吃了!我為這個家這么辛苦,操勞了這么多年,你還說這種鬼話!這日子真沒法過了!你給我滾!

男(徹底激怒):要滾也是你滾!

¥%#¥#……%……#

轟!

星球大戰一觸即發,最后很有可能摔鍋砸碗然后真的離家出走了。

吵到最后,誰還記得,其實最開始就是想要對方多關心下自己,再幫忙洗個菜呢?

互懟模式打開后,雙方不斷用氣話、狠話為對方的情緒煽風點火,彼此的怒焰也就扶搖直上,最后落得個兩敗俱傷。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不?


來啊,互相傷害啊!

怎樣才能好好說話?

還拿剛才的例子分析。

其實女方的表面需求,是想讓男方也分擔點兒家務,深層需求,無非是想要男方對自己多點關愛和陪伴(而不是一個在廚房、一個在客廳);

而男方的想法也很簡單我累了我想休息會我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往那兒北京癱(是不是說出了大部分男生的心聲?)。

但在兩人的對話中,或許是中國人一貫的含蓄作風,又或許是情緒在作祟,我們可以發現這么幾個問題:

第一,雙方都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女方需要更多關愛、男方想要多休息)

第二,并未尊重和認可對方的付出(女方確實多做了家務,男方也確實工作辛苦)

第三,說出來的話,主要是帶情緒的埋怨、質疑、鄙視和諷刺(菜洗不干凈、做得難吃等)

第四,短時間內就向對方發起了不切實際的人身攻擊?。ū热?,找你瞎了眼、長得熊樣、沒良心等

第五,確實沒把對方當外人,把自己的情緒一點不克制地宣泄了出來。

下面我們換一種說話模式。

女(溫柔地):老公,你過來陪我一起洗菜吧~(表達需求:陪伴、分擔)

男(同溫柔):啊老婆,我今天上班好累啊,想休息一會...(表達想法:累了)

女:是啊,你們工作強度好大,不過這么說,我好像也有點累...(先認可對方,再委婉表達感受:我也很累)

男:哈哈,那老婆你也快過來休息會,別做飯了,咱們叫外賣吧,你想吃什么呀?(認可對方,提出解決方案:叫外賣)

女:好呀!想吃@#¥@(雙方達成共識)

夫妻間的溝通基本是這么個路線吧:表達需求→尊重和認可對方感受→提出合理解決方案→雙方達成共識。視不同的情況,各個環節間可能會多幾個來回~

當然,要采用適宜的表達方式。充分考慮對方感受,該撒嬌撒嬌,該強勢強勢,該溫柔溫柔,該講理講理,不去揭舊傷疤,不觸碰底限,不進行人身攻擊、就事論事。

所以啊各位,看人下菜的時候到了!

這本書竟如此意外的契合主題...

尊重和理解是前提

怎么才能做到看人下菜???

其實這也是好好說話的一個暗含前提條件:即對另一半的尊重和理解。

花點心思去關心和了解自己的另一半吧,嘗試去熟悉Ta的性格、體會Ta的不容易、理解Ta的壓力,嘗試去換位思考、體察對方,而不是吹毛求疵、挑剔苛刻(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嚴于律人、寬于待己,說得就是那時年幼無知的我?。?。

或許有些人會想,我在外面已經這么累了,為什么回到家、面對最親近的人了還要注意這么多的方式方法?我還不夠累啊?而且,為什么是我改,不是對方改???憑什么?

巧了,我以前也這么想。

直到我發現,相比于其他地方,家其實是最需要用心去經營的。正因為面對的都是自己最親近、朝夕相處的人,而愛同時也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有多深的愛就可能有多深的傷。

如果任性妄為,受傷害的會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而且這種傷害,往往以更強烈的方式反作用于我們自己。

既然相愛的兩個人走入了婚姻,那就是奔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去的,多花點心思去經營家庭,多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這樣的婚姻一定會結出幸福的果果。

至于為什么是我們先去調整說話模式,我覺得從兩個方面想吧。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都不改變,怎么去要求別人改變?改變,從我做起!

第二,呵呵,一般誰雙商高誰先意識到這個問題,并率先做出調整,再帶動另一半調整。機智如你,肯定懂的,是吧~

講真,家庭氛圍好了,整個人精氣神都會不一樣,工作起來也會更有勁兒呢。

說得容易做得難

不過,懂得道理很容易,真做起來可不容易。

盡管我在婚姻中嘗到了有話好好說的甜頭,并且有意識地在練習和改進表達方式,但也不是沒有暴走的時候,雖然頻率已經大大降低。

呵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嘛~

說到這兒,要鄭重感謝老公,從結婚前就包容我的壞脾氣(現在更是爐火純青了,心胸簡直像大海一樣寬廣?。膭詈鸵龑冶磉_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心平氣和地與我溝通,再帶著我一起復盤、探討更好的解決方式和相處模式。

很感恩、很幸福。


P.S:我們結婚四周年啦,^_^

兩個人一起經世間事、走人間路、甘苦與共,就是好的婚姻了吧。

比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