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累了,今天來讀讀書。
閱讀《搞定2:提升工作與生活效率的52項原則》,第27回——穩定帶來創造力。此為所感。
之前的我,確實是不能從事多任務,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表現在重社團而輕科研了。當然這種局面的出現有很多原因,此處略去不表。
過去半年來的自己,有時會在宿舍懶床半天。那是多么昏暗的時期啊,憑著僥幸心理,不愿意從過去的美夢中醒來,毫無行動,將自己狠狠地封閉起來。
還好,現在的我,似乎可以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了。大概有2周,已沒有看過任何綜藝,韓劇也只在火車上看。從之前的懶床,變成了“我今天有任務要做,快起床”。甚至這兩天,可以8:15之前抵達實驗室。
之前看《無限挑戰》心理健康特輯,《未生》作者說,擊垮人們的,往往都是日常生活。而過去的我無法好好維護的,就是這日常生活。我想,我們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日常。
27回,也講了這樣的道理。
如果自己能平衡好各個層面的生活(即具有多任務協同處理的能力),那么這種穩定、流暢能夠源源不斷地激發創造力。
在某個方面做得好的人,一定早就把“守序”當成了必須做到的事;而一旦在某個方面失衡,則需要從其他層面上騰出更多精力來管理這個方面。
是的吧。之前的我(本科大三、研一),會自然而然地“守序”,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而前一陣的我,甚至連日常生活的“守序”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處理,那么之前的我又何以激發創造力,去實現我想要的人生呢?日常生活出現問題,已是一種失控的重要表現了,只是我,后知后覺。
在守序的基礎上,釋放我的創造力,從而獲得自由。
順便想想環節:
A哪些“井然有序”:整理筆記,社團工作。前者是半年來一直有意培養的習慣,后者是因為做得太久了。
B哪些“混亂無序”:太多了,美妝、書架、日程安排里很久無法加入鍛煉環節,等等。這些環節,都有待改善。
前一陣做了disc測試,說我是CD型人格,對此我表示非常同意。對于我這種并不善交往、喜歡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人來說,一定要發揮我的智慧優勢(雖然這優勢還有待商榷)。最讓我受益的一點,是說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很強烈的挫折感,這也是我一度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吧。當我跳出來,站在外面重新審視我自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這“渡劫”的方法。我要向S型人格學習,自信力應該是從內而發的,而本圓是絕不會被打倒的。
ps:發現這本書寫得好棒,許多話需要反復讀,在不同的人生時期,一定具有不一樣的感受。欲知28回,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