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愛不起你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媽,最近加班太多,大姨媽都不正常了。

媽,最近領導又傻逼了,沒事又要我加班充數。

媽,最近業主也又傻逼了,不符合國家規范的偏要改。

媽,最近加班又沒錢,白天晚上的,時薪都沒服務生高。

媽,。。。。。。

早點休息吧,別抱怨了,你都畢業幾年了咋還沒適應社會呢?每次你換工作咋都是這樣抱怨呢?

嘟嘟嘟嘟….

求安慰無果,果斷的掛掉電話。

本來是求安慰的對話結果越聽越生氣,為什么我要這樣讓工作宰割呀?

02

霍是我高中同學,現為一名醫生。我以伴娘身份見證了她一個月戀愛,3個月懷孕,一年內搞定婚禮、買房子、生孩子!

有時候我會問她,一個月2W的月供有壓力嗎?她說還好,她和她老公的公積金和工資差不多就夠了。(她老公是一名大學教師)。

有時候我會問她,以后你怎么想?她說目標是部門主任,爭取作一名不拿紅包的醫生。真心為她有人生目標而高興。

有時候我會問她,你們有加班嗎?她說加班具體概念不清晰,不過查房這樣的時候都要完事才好下班,如果遇到夜班也是有事情隨叫隨到的。責任大,有使命感。那你覺得這些值得嗎?當然值得,因為我們是白衣天使呀~

03

小閆子是我之前的同事,我們一起在建筑設計院共事一年有余。她人美有氣質,很像蒙嘉慧。小閆子干這行約有十年。

我問過她,為什么我會抱怨現在的工作,在她加班間隙給我的回復是:

“不抱怨那除非是有修佛的高深境界,已經看穿世間萬事了,都不記掛心上超脫了。”

“另一種不抱怨,除非是傻子,讓干啥干啥,就是行尸走肉一坨。”

我又追問,那為啥我換工作也不滿意呢?是不是正常人都不滿意呀?

“不滿意說明這公司不行,或者說明你需要的太多。要綜合來看是誰的問題。”

那我們父母那代人為什么都很正常對待工作呢?

“父母從事一個工作一輩子他們不知道80年后出生的孩子,社會對他們有多殘酷。”

是不是我們進了體制內工作才會出現不加班的狀況呢?

“也不能說體制內了,是這個行業問題,行業不正規,默認加班,你看華東院這樣的體制內也是一樣的!”

我們這代人的社會情況已經不能和父母那代人的情況來衡量了。就連我們同輩之間都無法比較了。比如我這個專業:建筑學。大學五年期間一直灌輸我們:一定要加班必須加班的事情。當然也會灌輸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如目睹自己的設計如鱗次櫛比的高樓拔地而起。。。

可是現實太殘忍了,別說拔地而起了,連往下挖打地基都看不到估計就累到離職了。

這是為什么呢?

答:行業不成熟不規范,建筑師無話語權,加班無度。

建筑學屬于歐美國家工業化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傳播給世界各國,我國并沒有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建筑技藝,而是學習西方專業并在國內傳播。

在國外建筑學、規劃設計同醫學同為五年制,因為這些專業包含很多專業知識和各種分支,當然都是非常有使命感的學科。但是我畢業五年了,并沒有感覺什么特別的,還是一樣每天畫圖加班、改圖加班。倒是加班成了日常生活了。并且每年國內都有幾位建筑師因為加班猝死與電腦桌前。

我們雖然學習了國外的專業,但是我們并沒有形成國外那樣的規范體系。外籍事務所里建筑師很有話語權,修改與否很有分寸,修改次數也會有合同限制。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國內情況,已經由跪舔服務甲方到匍匐伺候。修改無限制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放下眼前一切說改就改。而且方案設計已經由出施工圖送方案設計了……

慢慢的,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這個行業,包括自己也打算一年內往外發展。我們不是不愛這個行業,只是現在這個行業我們愛不起了。

行業的規范需要一代人堅持正規行為,希望依然在堅持的這代人,堅持住,建立起一份基本原則,為下一代從事建筑行業的人打好基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