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微信里老同學問要不要參加同學聚會的消息時,我正躺在床上陪小寶睡覺。昨晚在寫微店櫻桃預售的文案,一直到夜里12點多才睡。
我回信息說,小寶還小,估計有段時間出不了門了。我想,即使沒有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應該也是不會去的。
初中時的同學,已經有十幾年都沒有聯系過了,即使有再多的情分,想必也都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消失殆盡了。再見面,也許除了攀比各自的生活,剩下的也就是對時間的唏噓了。
但還是想感慨一下自己也到了要參加老同學聚會時的年齡了。不管是《致青春》、《何以》這樣的電視連續劇里,還是N多的小說中,老同學的聚會好像都能發生很多故事。不過現實可能就沒有那么戲劇性了。
我不愿意去還是有原因的。也許在內心深處,我還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其實剛剛看到老同學信息的時候,我腦子閃現的信息是我沒有出門的新衣服、好久沒有做頭發了、皮膚最近也不怎么好、生完寶寶身材也還沒有恢復……最重要的是我沒錢、也沒事業。
是的,我已經快三十歲了,去年懷孕離了職,在家做了全職媽媽。
我和先生沒有存款,沒有房子。先生自己創業,做生態農產品的銷售。雖然前景看起來還不錯,但是收入并不穩定。對于未來,我們兩個誰也不敢保證這個小公司能發展到什么地步。
但是目前我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時間自由,可以陪孩子,也可以照顧父母。上沒有領導步步緊逼,下沒有下屬亦步亦趨。
只是,我們沒有看得見的年薪、沒有奢華的同事聚餐、也沒有時不時的國內游海外購、甚至因為人手不夠孩子也小我們的生活范圍就局限在家和鋪子之間很少出去過。
我們現在的生活,對比朋友圈里的熱鬧,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甚至有點桃花源似的“隱居”。有時候我也會擔心,我們會不會是過的自欺欺人而不自知。
我們沒有別人看起來那么的拼命努力,甚至有時候過的還有些懶散。比如我沒有出去工作,只是在家帶小寶、幫先生寫寫公眾號的文案;比如我和先生一起吃飯的時候會看個電影什么的;比如鋪子不忙的時候先生下午就會跑回家來,然后陪小寶玩上很久;再比如先生說這會我不想工作了,我說好,你可以去看個電影或者玩會游戲。
有時候我也會陷入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和恐懼中。我們在北京沒有房,我們沒有給小寶上學、給父母養老的存款,我們也沒有給自己制定很多計劃,讓自己必須如何如何的努力奮進。
但是我們有很認真在過每一天。
我們在京郊租了一個小院,房子談不上精裝修,家具也有些老舊,不過在這里看到藍天白云的次數要比市里多很多。我們在小院里種了應季的蔬菜。有時也會叫市里的朋友過來燒烤、喝酒、聊天。
我們想在小寶小的時候給他足夠的愛與陪伴,建立他的安全感,所以在他睡醒了之后都會花很長時間認真的陪他玩耍。
先生有時候也會工作到很晚,也會因為忙碌連著好幾天馬不停蹄!我也會在帶小寶的間隙讀書、學習、一邊奶娃一邊碼字。
生活過的簡單而平靜。
我跟先生說,做全職媽媽的這些日子這是我這一生中過的最任性的日子,但也是我過的最心安的日子。沒有拼了命的工作,沒有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雖然有時候也會對未來充滿擔憂和恐懼,也會在看朋友圈的某個瞬間有些許失落,甚至會在接到同學聚會邀請時生出不自信的情緒。
但我還是愿意選擇相信,相信先生可以發展好他的事業,相信我可以把生活過成自己理想的模樣,相信未來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