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我是一名在深圳打拼的80后,朋友眼中,我是個擁有高學歷,高知識,高能力的人。在一般人眼中,我也應該已達成標配:有房有車有事業,老婆孩子一家親,然而,我卻什么都沒有。過去,因著年少無知,聽信蠶言,只有高中學歷的我,兩度放棄補讀大學的機會,職業規劃也是一塌糊涂,可謂典型的人生失敗組。然而這樣的我,因著工作和生活還過的去的緣故,而一直毫無自覺。直到去年年底,我同時面對失戀、失業、失家園,才猛然醒悟到自己的光景。
【困境】
失去一切,回到原點。我才發現,我的認知早已跟整個社會脫節。長達七年停止學習,沒有關注流行文化,無論是我的能力或是社會常識,都早已跟不上別人的期望。高不成,低不就,檢討下來,我才驚覺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過去一直只是跟著別人的話和期望去活,卻從未想過規劃自己的人生,也沒想過自己真正希望追求的事。更可怕的是,因著對社會和流行文化的脫節,我發現自己是何等的無知,甚至當我要重新去思想未來的方向,我竟然無從入手,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無助。
【暗夜】
于是,我開始幾乎無差別地大量收集、閱讀新媒體的資訊。特別是公眾號,從過去象征性的只關注了十來個,到一個月內訂閱了逾五十個,天天從早到晚恐慌性地閱讀,生怕搞不懂這個世界。然而,沒有目標的吸收資訊,卻使我的認知變得矛盾,碎片化的知識也使我的三觀缺乏完整。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雖然嘗試開始選擇和過濾內容,但對自己的全局觀卻依然找不到突破口,對自己的人生也是完全沒有方向。更甚的是,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縱然知道每件事情的建立,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歷練,但隨著日子的推進,知識的積累,內心的壓力卻是與日俱增。認識的越多,越發現自己的無知,想要追回虛度的年日,感覺像是越來越遙不可及的事。
【奇跡】
就在這時候,一位朋友轉發了一個課程給我,是林芮伊Rae的《社群運營課》。在課程中,Rae并沒有提到具體的套路,卻講出了一個關鍵點:「社群要做的成功,你必須先有一個能激發你熱情、利人利己的理念,并成為這個理念的最強音,如此你才能產生影響力,吸引與你有共同理念的人。」這句話猶如一個錘子般敲醒了我,原來過去我從來沒有聆聽過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是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里,甚至連現在的恐慌性閱讀,也是源于忽略了內心的本意。因著習慣活在被別人預設的舒適區中,致使成長的動力也失去。因此,在吸收資訊的同時,我不再往外找尋價值,我開始回歸內心,與真實的自我對話。隨后,Rae提倡「做自己人生的首席運營官」,更讓我理解到生活處處皆運營,加上運營的牽涉面非常廣,對發現自我和自我成長更是起到很大助力。
【成長】
因此,我魏然放下過去的工作資歷,投身運營這個對我來說全新的領域。結果,一如所料,面對新的環境、新的領域,新的挑戰、新的挫敗接連不斷。然而,不同的是,我發現自己的心改變了。過去我遇到這些挫折,我一定很快就會放棄,回到我的舒適區里。然而,現在的我雖然仍覺得痛苦,甚至是無比痛苦,但我卻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享受發現更深層的自我。這份堅持也在不經意間,慢慢成為我的理念,吸引到一批運營的小伙伴,也認識到更多同頻的人。
【翻轉】
其中最大的收獲,莫過于我終于發現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人生路線。從小我就對美術、創作有著濃厚的天分和興趣,然而,礙于環境所限,而沒有深造發展,漸漸被埋沒遺忘。然而,透過學習運營,透過與小伙伴們的交流和資源,我逐漸找回這份能燃起我熱情的興趣。透過學習運營,我更找到了能把夢想落地實現的可行性。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我從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毫無自信的人,華麗轉身成為了在別人眼中很有能力和潛能的人。甚至這半年間的成長,遠遠超出過去七年荒廢的日子,我的思維恢復到年青時的高峰,創意更是勝過當年,整個人在僅僅數月間,猶如換成一個新人。
【回首】
回顧這半年間的變化,從意識到自己真實的光景,到經歷焦操、恐慌、絕望,到最后發現真我,認識自己。整個成長歷程,說實在連自己也有點難以置信。然而當自己親身經歷「杠桿式的成長」時,卻又是如此奇妙。未來,我不再懼怕成長,不再甘于停留在舒適區,藉著運營所帶給我的經驗和知識,運營好自己的人生,突破自己的命運,勇敢向著過去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