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推崇狼性思維的人,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吃肉的,但實際上,越活越覺得自己“好像一只狗啊!”
狗只需要付出忠誠就能得到安穩的日子,可是沒有自主權。自主權,指的是一種能力,它能讓你在不斷變換的周遭環境的變化和自身情況之間達到動態的平衡,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因為,如果一旦長期無法達到這種平衡,你就會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甚至生死。
我們楚懷王同學,恰好就是一只想要自主決定命運卻不懂得判斷形勢的天真“狗”。
楚國的地理位置,在當時秦齊兩個強國之間。楚懷王在位的時候,秦國已經可以和齊國分庭抗禮,共同逐鹿中原。位于中原腹地的韓魏兩國國力弱小,只能取一方而依附之,北方燕趙自顧不暇。所以此時楚國的外交傾向,就對天下大勢的走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事情還得從秦國意圖東進講起。
秦惠王的時候,齊楚聯軍實在太強大,秦國根本打不過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離間兩國關系,這時候大忽悠張儀就跑去和楚懷王說,秦國要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給你,但是你得和齊國絕交。
這個時候,楚懷王看不清形勢的毛病還沒有暴露出來,還想著和齊國一起,給秦國來個陽奉陰違再賺一筆,這六百里土地,你給我還則罷了,你若不給我,那我就打到你給我,反正我的軍隊就在那駐扎著呢。
結果不出意外地,張儀玩假摔,想要耍賴皮。楚懷王一看,也沒覺得意外,好吧,那就干吧,正好讓我楚國練練兵。
然后楚懷王派人去用罵人這種非常規方式,提醒齊王,一起打秦國。這下子,楚懷王這天真的毛病就開始發作了,他就沒把人家過齊宣王的利益訴求點考慮在內。
人家齊王該想了,楚國你打秦國取漢中,沒問題,那我齊國能得到什么好處呢?我可不傻兮兮的派兵幫你吸引敵軍,我還想看看你能不能幫齊國吸引秦國的兵力,好讓我撈上一筆呢。
在這種各懷鬼胎的前提下,導致了齊楚兩方各自為戰。結果就是秦楚的丹陽之戰獨占秦國。齊國一看,矮油,打起來咯,我也打魏國去。結果楚國被秦國按在地上一頓揍。
齊國想占便宜,秦國早就心知肚明,所以先干掉楚國以后,趕緊調人去擋住齊國。
楚國不甘心,楚懷王征調全國軍隊對秦國打了一次更狠的,幾乎打到了秦惠王的鼻子底下。但是此時的楚國的國境防線已經是破綻百出,前面和秦國扛著,后面又被韓魏兩國偷襲,不用說,軍心大亂,比上次敗得更慘。
可以說,這次楚國的大敗,就是楚懷王天真的把齊國當傻子,又低估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的,從此齊楚之間信任基礎動搖,楚國實力大損,再沒緩過來。
可能是老天偏愛笨小孩,秦惠王好死不死的在楚國被打趴下的這個節骨眼上撒手人寰,然后他兒子秦武王在位沒幾年又跑去玩舉重被壓死,秦國陷入一片混亂。
按理說這下楚國應該寬松幾年,好好發展自己了吧。然而并沒有,懷王趁這個機會,聯合齊國做掉了越國,一躍成為一個國土大的令人恐懼的巨無霸國家。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忙前忙后的齊國再一次毛也沒撈到一根。這下把齊宣王徹底得罪了,認清了楚王是個吃獨食的混蛋,從此不再和楚國聯盟,齊楚聯盟,至此完全告破。
沒辦法了,楚懷王只好挨著揍陪著不是的和秦國和好,又是聯姻會盟又是割地送人質。可是沒多久,人質太子橫又殺了人家秦國的大夫,秦楚兩國聯盟又宣告破裂。這回楚國算是徹底孤立了。既沒實力,有沒盟友,接下來的命運,可想而知。
你看,這個過程里,楚王完全是一個無腦坑隊友的混蛋,兩國聯盟,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而楚國作為一個處在秦齊之間,本應優先發展自己,然后憑借兩國都需要拉攏自己的有利地位,兩不得罪,坐收漁利,然后看準機會突破一家才是王道。
可是你看楚懷王,秦國對他好一點,他就去往死里得罪齊國,齊國被得罪徹底了,如果要不想被齊秦兩路夾擊,就只能死心塌地的和秦國抱成一團。但是秦國和楚國接壤,又有漢中巴蜀的爭端,秦國怎么可能會和楚國和平相處?本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由于楚懷王缺乏大局意識,硬生生的被搞成了被動挨打的爛攤子。
雖然如此,但是楚懷王被網友們評論是千古第一蠢,也還是有值得商榷之處的。從他外交的猶豫反復看來,楚懷王同學只是一個沒什么戰略眼光的人,作為一個普通人甚至看家守業的大臣,都沒關系,但真的不適合做一國之君。讓它這么一個安穩守家的天真“狗”,不得不和秦國嬴氏的那些野狼君主玩,被玩成這副慘樣幾乎是必然的。
哦對了,最后天真的楚懷王還是被秦國忽悠,拐騙到秦國軟禁起來,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