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為要去敦煌,所以提前買了關于絲綢之路的系列叢書來看,除了一本榆林窟,另外三本都是說關于敦煌的書。《敦煌史話》這本書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通過對河西政權更迭和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相互征戰與共處交融。
? ? ? ? 敦煌就好像一個孤島,被孤懸在中原的關外,四周沙漠與風沙。一直以來也備受少數民族,尤其是以吐蕃為主的踐踏和侵襲。這本書雖然是說敦煌,但更多的還是偏重于區域大歷史,從敦煌的初建到興盛,從西漢置郡再到歸義軍的興衰,以及當時河西張、索、李、陰、曹、慕容等氏族大家的興衰,從而去說敦煌石窟的發展和風格演變。從中唐到后唐、西夏,以及元代的壁畫與彩塑的特點,中間穿插的就是歷代敦煌管理權的更迭。
? ? ? ? 從十六國到吐蕃占據,第一次聽見“歸義軍”,知道張氏政權在敦煌的興衰,從張議潮到張淮深、張淮鼎,索勛和曹議金........??自公元111年建郡設縣,?敦煌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命運多舛,因絲綢之路而興也因絲綢之路而衰落。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導致陸地絲綢之路的關閉,敦煌開始衰落。
? ? ? ? 然而讀到最后,最痛心的卻是1900年敦煌被發現以后的歷代遭劫盜取:先是英國的斯坦因后是法國的伯希和、日本的大谷光瑞、沙俄的鄂登堡和美國華爾納。盜取最多的是斯坦因,先后三次進入敦煌,除了莫高窟珍寶,還挖掘盜取了樓蘭遺址的很多文物,大量的漢簡;盜取高珍貴精品的是伯希和,剝取壁畫最多的是華爾納。當然,這里面也有我們自己人王道士的私利和無知。除了心痛,還是心痛,一如陳寅恪先生所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 ? ? 我不信仰F教,然后我對敦煌的興趣源于對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興趣。敦煌是中國古代正統藝術的瑰寶,從五代十國到唐宋元,它的壁畫風格、色彩、線條以及彩塑,無一不反映了那些已消失朝代的藝術水水準和高度。同時大量的壁畫里關于供養人以及一些場景圖,也是研究古時的人文風俗衣飾等寶貴的史料。
? ? ? ?敦煌莫高窟雖是源于佛教的不止于是宗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