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那一年,我教女兒”追男生”>有感
最近,這篇文章被多個公眾號轉發.我閱讀了好幾回.想從親子教育的角度,去向這位智慧的父親學習.
我欣賞這位爸爸的冷靜不慌亂.得知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級上高三的女兒早戀,更準確說單相思,月考成績一落千丈.爸爸把心中的焦慮藏起來,蹲下身,一點一點剝繭抽絲,沒指責女兒,而是選擇和孩子共同面對.
順應女兒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爸爸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從男人的視角,分析利弊.因此也取得了女兒的信任,父女關系特別好,為后面爸爸的工作做好了鋪墊.
因為出發點是為了”追”男生,所以女兒很配合.借這個勢,爸爸幫孩子找回自信,不僅學習成績上升,課外生活豐富多彩,引來班內其他男生的好感,女兒能不高興嗎?女兒能不感謝爸爸嗎?
家庭教育中的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只要我們家長頭腦清醒,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情緒上共情孩子,順應孩子心理,行為上規范孩子,我們的教育就會走向良性循環.
感賞兒子遵守約定,早上早早起來,堅持晨練,為適應開學生活做準備.
兒子早上起來,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感賞我和老公沒焦慮,相信孩子,信任孩子.我們在良好的溝通后,孩子明白了道理,肯定能放下.
感覺老公放下焦慮,聚焦兒子好的地方.盡管19號就報到了,把學習計劃又修改.
感賞我倆得知兒子分班情況后,沒有任何怨言.前路漫漫,需要我們的陪伴,也更需要我們的智慧,在這三年,我們要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