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日漸富強,國力大振,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前因:管仲和鮑叔牙年輕時是要好的朋友,鮑叔牙知道管仲很有才干。后來一塊合作做買賣,一起打仗。管仲家里貧窮,鮑叔牙本錢出的多,管仲出的少。賺了錢管仲那得多,鮑叔牙拿得少,出兵打仗,管仲總是排在最后。這些都只有鮑叔牙理解他為什么這樣的行為。他們倆各自輔佐公子小白和公子糾。
經(jīng)過:公元前686年,鮑叔牙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公子糾被殺死。鮑叔牙于是向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執(zhí)掌齊國的政事,幫助齊桓公的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結(jié)果和歷史影響:齊桓公任用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去把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給了管仲,由此可知,真正的朋友要心心相印,以朋友之心為心,一心為國家,不計個人利害。也因為鮑叔牙的舉薦,管仲得以施展才干,幫助齊國成就偉業(yè)。
管仲,和友人鮑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為成語--管鮑之交,成為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