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是怎么來的。
從愛而來。
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因愛生恨的故事。如果有人太愛你了,你就該小心了。
在哲學上,康德提過一個概念,叫“二律悖反”。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物極必反“。
鋪墊完畢,我們來談酒神對哲學的影響。
我們知道,哲學是介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在希臘哲學中,有些哲學偏向科學,有些則偏向于宗教,而偏向宗教的哲學大多受到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影響。
不過,哲學繼承狄奧尼索斯的影響,方式倒是蠻意外的。
酒神的信徒們是酒鬼,相信酣醉的狀態是神圣的,而且動不動就舉行儀式,把野獸撕成碎片生吃,太有激情了。
可是,這個教派的繼承者是奧爾弗斯教派,他們是禁欲主義的,想通過某種途徑實現精神的沉醉,代替肉體的沉醉。
歷史上有沒有奧爾弗斯這個人,存在爭論,但是奧爾弗斯教派確實存在,教徒都是苦行主義者,酒只是一個象征,目的是實現靈魂的純潔,向往精神上與神靈合而為一。
政治上,極左和極右是一回事,看來哲學上也類似。
奧爾弗斯教派,用禁欲主義實現精神的陶醉,來代替縱酒狂歡帶來的肉體沉醉。你可以理解為,使為了高尚的情操,也可以理解為買酒太貴了,還可以理解為人們為了裝逼的需要。
不管怎樣,禁欲主義從此成為了哲學和宗教很重要的一個思潮。
綜上,酒神狄奧尼索斯及其繼承者奧爾弗斯教派,代表的是熱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出世的。而希臘哲學的另一端是歡愉的、經驗的、理性的,對獲取知識感興趣。
那么,支撐我們人類幸福的,要靠理性,還是靠感性呢?
羅素說,在過去、現在、將來,只靠理性或者只靠感性都無法改變世界的面貌,就如同希臘人曾經嘗試過的一樣。
也就是說,走極端是不會給人類帶來幸福的。但是,人類的天性,又是如此的喜歡走極端。
希臘的德爾菲神廟上銘刻著“凡是勿過度”的警句,可是,希臘的哲學所表述的思想,都是過度的。在純粹思想上,在詩歌上,在宗教上,以及在犯罪上都是如此。
我們中國哲學強調中庸之道,可是真實的情況是,中國人最喜歡走極端,聽聽下面這些詞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過河拆橋,趕盡殺絕……。中庸之道,是需要修煉的。
順便提一句,狄奧尼索斯不只影響哲學、神學,連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都是起源于祭祀酒神的慶典活動。看來,酒對人類的影響,用多夸張的語言來形容,都不為過。
#下期預告#
聊完了狄奧尼索斯,希臘神話的部分就告一段落了。明天開始,我們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哲學流派:米利都學派;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
第一個哲學家,就如此的讓人敬佩。咱們下一期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