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易傳原文·文言傳(三)】
文言曰:直(1)其正也,方其義(2)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3),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注釋]
(1)直:指正,人的品性純正。
(2)義: 處理事情正當合宜。
(3)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以恭敬之德而使內心正直,以“仁義”之德而形端方于外。內,內心。
[參考譯文]
“直”是品性正直,“方”是指行為仁義。君子以其恭敬之德而使內心正直,行為仁義則使其外形能端方。樹立了恭敬、仁義的品德就會在道德上不孤立。因為大地的本質特征是正直、端方、宏大的,所以不要擾動它就會無所不利。這說明只要遵照大地的自然規律,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就無所疑慮。
[解讀]
坤卦第二爻即“六二”所謂的“直、方、大”是坤之道,也是君子之道。直,包含著正,就是做人要胸中洞然專一。方,包含著義,就是處事要是非分明、公正無私。有事,做到是非截然明白,對的去做,不對的堅決不做。無事,胸中坦然平和,不染雜念。“敬以直內”指人的內部修養。“義以方外”指人的外部表現。“敬”為立己之本,“義”是行為上要是非曲直分明。敬與義都做到了,德也就“不孤”了,這豈止是不孤,而且有很大的感召力。可見“不孤”也就是大。“直、方、大”在一個人身上實現了,也就“不習無不利”,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