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篇文《千萬別給我發微信語音》,里面分析了種種不應該發語音消息的原因,從理性到感性層好像說得都很有道理,(為了給沒有看過的朋友做下鋪墊,理由如下:不方便及時收聽;包含無用信息;不方便查找;像是侵犯)不過仔細想想又覺得有些別扭,其實,這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已,“語音消息”存在一些劣勢,自然也有一些優勢。倘若作為辯題“微信語音是否該使用”的辯友,我想我還是更愿意站在正方的。
01 語音消息傳遞快,省時間
微信講究及時性,很多非閑聊的時候,我們希望快速、完整地傳遞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
比如現在很多公司都會把微信作為泛辦公軟件來使用,試想倘若你在微信給老板發了條消息,想問問他對這個方案的意見,這個時候如果他想表達的內容比較多,而不是簡單地“同意”、“不同意”,難道他會耐心地花費很久給你打長長一大段文字?你敢說你看到一條占滿屏的消息那一刻內心不是奔潰的?
即便不是上下屬這樣的關系,在想要表達相對完整內容時我都更建議用語音,畢竟我們等待對方回消息的時間可不是用在等打字上的。
02提高處理信息的專注度
現在很多有聲平臺上的聽書節目很火,其中一個原因其實就是聽比看更容易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即會讓我們下意識地捕捉有效信息,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評價對方的音色是否有磁性,是否好聽其實不是關鍵,能夠有效地獲取對方想傳遞的信息才是更重要的。
想要實現這一點,一方面自然需要說話人說得有邏輯,或者一些用于柔軟說話內容的詞使用得體(這一點文字也需要),另外一點就是要給自己適度的壓力環境,幫助精神渙散的自己稍稍集中一下注意力,從而更準確地理解,別誤了事才是正經的。
別看到壓力就害怕,語音消息和我們每天日常交流在本質上沒有區別。
03 語音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對方的想法和狀態
假設你和你女票在聊天,同樣一句話,是揣測她發過來的文字內容還是根據她說的語氣來判斷她的真正意思簡單?顯然是后者,因為聲音包含了更多的構成要素,比如音調的高低,聲音的大小,語速等等,綜合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更好地判斷,她究竟是開心還是應付?她是不是很疲憊?那我是不是應該及時送上一些關心和安慰,倘若基于文字,那只能靠大家的腦補能力了,然而要說正確率的話,我想可能不會比中學語文閱讀理解題高很多吧(哭泣臉)。
04語音其實是一個show場
這一條是屬于特定人群的,對于那些聲音好聽的人來說,我相信很少有人可以拒絕在發消息的同時順便展現一下自己的聲音吧(好吧,我就是這樣不知廉恥的girl嘿嘿)。
聲音讓人舒服,好聽絕對是人際溝通和表達中的殺手锏之一,學會運用自己的聲音,會很自然地拉進雙方之間的距離,增加好感度,要知道,對于很多人來說,“聲殺”是完全可以媲美“顏殺”的呢。
舉個我自己常用和被“用”的小例子,當我第一次收到對方的語音時,覺得聽上去還不錯的話,會主動地單就對方的聲音給一個反饋(說白了就是小小贊美一下啦),當然這個反饋要基于客觀情況,除了聲音非常完美的,一般會根據某一特質或者間接反饋一下,比如“聲音好甜”,“你之前有做過校園主播嗎”等等,當然遇到不好聽的音色就不必勉強違心說啦,那樣反而會讓對方覺得有些虛偽,就單純地談正事就好。這樣提高人際互動度,使整個對話顯得不那么干燥的小tip可能很難用在文字消息中吧。
其實,我們之所以不愿意使用語音消息,用不著給自己找那么多理由,大部分是因為對自己的聲音不自信。
扎心版本可能是:你之所以不愿意使用微信語音,只是因為你的聲音不好聽。
好啦,扎心歸扎心,或許也不是每個人都這么想,但作為有很多好處的語音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充分地利用的,并且用一些簡單方式規避所謂的“問題”,分享幾條我自己覺得不錯的tips,希望對你有幫助:
1、 發語音消息前,看看周圍環境是否過于嘈雜和安靜,嘈雜的環境不建議使用,可能不方便對方聽,安靜的環境就主要取決于你介不介意打破沉寂,被眾人注視一下啦,。
2、 記得來一個“方便聽語音嗎?”的文字消息,既是一種尊重對方的小禮貌,也不會讓語音消息顯得有些“突?!?;
3、 每條語音的長度盡量不要超過20s,連續發送的消息不要超過3條,否則就和滿屏的文字一樣讓人覺得很有壓迫感,沒有動力打開,另外就是時長適中的語音可以讓我們在不小心錯過某個重要信息,需要重聽時不會有過度“重復勞動”的不爽,當然這個數字僅是經驗之談哈;
4、 盡量少出現 嗯,啊,額,這種語氣詞或者停頓時間超過2s,如果覺得剛剛表述得意思上不連貫,果斷拇指向上滑,重新發一次,先在大腦里“過電影”,相信我,第二次一定會比第一次好很多。
這其實是說我們的一些思考瞬間或者無效的詞會增加對方的理解難度,所以也要從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啦,就像我們也喜歡聽到那些“清晰好懂”的話一樣;
5、 其實,很多人會發完語音后,會回放自己的聲音,我想大家應該是在聽自己說得怎么樣,好不好聽,又或者,純粹欣賞一下,我也會有這樣的習慣,不過一般不是回放那些已經發出去的內容,而是借助“我的文件”,自己給自己發消息聽,這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甚至剛開始可能會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一旦回放,自己其實很容易發現問題,比如是不是有一些刺耳的呼氣聲,聲音聽上去是不是太嚴肅了等等,只要明確問題所在,改正或者說優化就不是一件難事啦。
與其逃避語音消息,不如掌握正確打開方式。
對了,有截圖被黑風險的時候記得一定要發語音啊hhh。
微博: 陸拾噸
微信公眾號:陸拾噸
期待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