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與FF分手之后,立馬找了新歡。似乎許家印對新能源汽車勢在必得。
恒大在造車領域最新一則投資消息稱,恒大斥資5億元收購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持有的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的股權,目的就是為拿下泰特機電全資持有的輪轂電機和電動車驅動研發生產商e-Traction公司。
就像富豪總是愿意為貌美女郎買單一樣,恒大這個金主就是看中了泰特是全球輪轂電機研發和生產的領跑者,其全資持有國際領先的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的研發生產企業e-Traction,擁有國際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及大量專利技術。
嗯,所有的野心都是需要金錢來支撐的。恒大在此前半年多的時間里,已先后四次、累計投入約270多億人民幣布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制造、銷售、充電和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動作頻頻,而這些,只不過是恒大在將軍前的士卒而已。
恒大汽車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在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宣布,恒大首款新能源汽車將于今年6月全面投產。但是恒大的野心并不局限于分一杯羹,在未來3~5年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品牌最響、品質最好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才是他的終極夢想。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能源汽車被提及兩次,但是一個卡脖子的問題依然未能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歸根結底在于電池技術的發展,不管哪種車型,都要依賴于電池技術。
純電動汽車最早使用的是鉛酸電池,雖然成本低,但是體積大、容量小、無法用于大規模量產而被淘汰。
鎳氫電池比照他的長輩來說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充電效率和無法使用高壓快充依然沒能進入大眾市場。
隨后,鋰電池又進入大眾視野,密度高、體積小、質量輕、充電效率高等優點一度被大眾所認可,但是后來在使用中,鋰電池受氣溫的影響也是蠻大的,冷一點就呵呵了。
恒大當然考慮到了電池的問題,實現夢想前任何一步都少不了。于是在投資國能汽車之后,又斥資10.6億元人民幣入股動能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的58.07%股權。
恒大決心要比肩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巨人,但是地產大王能否靠收購來成功布局新能源汽車,還得等到6月份投產之后,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