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理論還是整體理論
作者觀點:面對成功或失敗,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有的人傾向于把成敗歸結為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且把它看成固定不變的整體,這種思維模式叫做“整體理論”。實驗表明,用整體理論的人不愿意面對壓力和挑戰。
另一些人會認為成功是努力的結果,他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種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的思維模式叫做“漸進理論”。采用漸進理論的人,面對失敗會更積極地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調整狀態,重新開始直到做成為止。
我的聯想:1.家庭育兒方面要注意贊揚的點
2.學校教育應提倡些什么?
3.同事相處應關注思維模式
我的應用:1.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夸贊一個小孩“聰明”,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家長會對孩子說:“你腦袋瓜好使,就是沒下功夫”。結果不知有多少孩子就沉醉在了所謂的“聰明”、“腦袋瓜好使”的迷夢中,自以為是地過了一日又一日,最終荒疏了自己的學業,成了一塊廢材。如果當初我們把重點放在后天的努力上,多稱贊他為每件事所做的努力,結果就會迥然不同。2.學校教育更應該從大方向上強調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教給學生們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具體教什么更有價值。3.同事相處中,通過交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一個人的思維是屬于“整體理論”還是“漸進理論”。有“整體思維”的人就好像是在用哲學上靜止的觀點看問題,把什么都看得一成不變,這樣的人往往思想僵化,不思進取,固執己見。相反,持“漸進理論”的人用發展的眼光看人看事,所以思想解放,樂觀積極,好學上進。
從長期來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只是前進路上的小點。但用漸進理論來思考,卻能從每次的經歷中有所收獲,這才是持續提升、走向卓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