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大概要表達的是,作為個人如何讓別人記住你?認可你?
前兩天我和公司的另外一個同事,去參加了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六屆網絡文化節的一個進展報告會議。
像這種網絡文化節大多是由政府舉辦的,所以邀請承辦的單位一般在廈門也是比較牛逼的。
如:廈門網、廈門廣電網、臺海網、太陽網、小魚網、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新浪廈門、騰訊大閩網廈門、東南網廈門站、今日頭條、廈門電信、廈門移動、廈門聯通、互動時代等。
當然,這些都是偏向媒體的企業,我們公司雖然也是做媒體傳播的,但是個小公司,我們只是其中一個協辦單位。
開會的時候,我是坐在后面聽這些大咖公司的員工一個個匯報進展任務,于是閑的蛋疼的我就想,為什么市委宣傳部要邀請這些企業來參加呢?而不是其他的企業呢?
思考了一會,得出了三點:
第一:關系硬。比如廈門移動、電信、聯通這三大運營商,雖然是通訊企業,但作為媒體傳播來講,他們企業應該也不是很懂的。
在開會時,其中有一家運營商匯報說了一堆,但他們的活動始終沒有涉及到網絡文化節的主題,一直都是圍繞他們自己新推出的套餐。
沒辦法,雖然他們是國企呢。
第二:品牌出名。比如今日頭條和小魚網,他們都是從小做起來的,當做出現在的名聲時,慢慢就會有人認可,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自然會有人來邀請你去做些什么。
而且聽他們公司員工匯報,對活動也是比較那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整個匯報過程也是比較嚴謹,有理有據,也許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影響吧。
第三:創意且滿足需求。其實整個開會的過程中,我并沒有聽到那種十分有創意的活動,我在想,假如讓我去負責承辦這個活動,我們作為一個小公司,沒人知道的公司,要如何讓別人記住你,并認可你呢?
那就是要有創意!因為一個新奇的東西總是能讓別人產生好奇并讓人記住,所以一定要策劃一場別人沒有做過的,甚至都很少人聽過的創意活動。
當然這個創意也并非是天馬行空毫無關系的那種,這個創意必須要滿足需求,比如這次的網絡文化節是想體現廈門文明的這個主題,那我們就需要把這些創意點圍繞文明這個主題來展開。
比如跟文明有關的幫助老人家過馬路,幫助清潔工送水,幫助流浪者送衣服棉被等,這些都是老掉牙的文明,那創意怎么來呢?
就是要預期違背!剛剛上面說的現象就是你預期想象中的文明,那你想不到的有什么呢?比如幫助老人家過馬路,你可以倒回來,老人家幫助青年人過馬路。
為什么是老人幫助一個青年過馬路呢,那這青年人肯定有一個故事,至于具體就要另外策劃了,大概創意就是這么產生的。
說了這么多,好像跟個人并無什么關系,但如果會反思的你應該也可以從中得出關于個人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