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粗制濫造的pr書,深深的感覺,這種劃水的書,我也要寫起來!
但是有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
使用社交成本而非金融成本來進行商戶信用保證——這個是微商的核心價值所在
誰是商品第一入口,誰又能夠完成商品中消費者之間的聯系?TB中信息流最弱的一環在哪里
稍微有點用的摘錄
“2010年11月19日,微信項目正式啟動。最初的人員基本都來自廣研的QQ郵箱團隊,開發人員沒有什么做手機客戶端的經驗,唯一做過的手機產品是在S60平臺上做的“手中郵”,后來還停掉了。微信iPhone終端開發組組長Lyle對當時的開發場景仍記憶猶新:我們開發就在這么大(10人大小)
的會議室里進行,這邊兩個同事是負責iPhone開發,這邊是三個安卓的,UI部坐這邊,Justin和Lake坐這邊,這里坐塞班的同事,那里還有兩個負責后臺運營的同事,很擠的。我們iPhone組只有兩臺電腦,Mac和普通的。1.0版本的開發基本就在這里度過……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的iOS版上線。微信對于廣研是個全新的領域,很多人一開始都并不看好這個項目。從2月份到4月份,用戶的增長并不快,所有平臺加起來每天也就增長幾千人。此時,先于微信1個月推出的米聊已進入用戶數快速增長的階段,媒體的關注度也高于微信;而移動互聯網IM工具市場由于開心“飛豆”、盛大“有你”、奇虎“口信”等功能類似產品的加入而呈現出復雜的競爭格局。這段時間團隊內部許多成員對于微信的發展都抱著一種非常不確定的心態。
“當距離感應器無感應,語音對講會默認為揚聲器播放;只要把手機貼近耳朵,馬上就改為聽筒模式,方便用戶在開會或不方便揚聲的時候接聽。“我們會仔細思考用戶使用的場景,”
“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發布,支持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使用戶可以查看到附近微信用戶的頭像、昵稱、簽名及距離,以便用戶之間產生進一步的交流。這一功能使微信從熟人之間的溝通走向了陌生人之間的交友。”
摘錄來自: 陳嶠,劉弋渤. “微信開啟微贏時代”。 i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