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靈自由四月寫作群的第七篇作業。
婚姻是人類最不符合人性的發明。其實我說的是一夫一妻制哈!
婚姻是統治階級為了社會穩定而制定的愚民政策。
這樣關于婚姻的標簽還有很多很多,假如你仔細讀過政治經濟學,你會知道婚姻是因為私有制的建立而產生的,是為了私有財產權利的法律延續而產生的,所以婚姻從來都是一份經濟契約,在這個世界上,愛情沒有契約。
遙想原始社會,人類還沒有財產,男人們需要共同合作狩獵保證族群的肚子能吃飽,果腹的食物和保暖的獸皮是共同分配的,為了種族延續,男人女人都是濫交的,生下來的孩子也是整個族群的,由女人統一來照顧,人類的需要還停留在以基本生存為基礎的時候,情感也停留在動物層面,那時人類社會的弱肉強食,是最強壯的男性擁有跟族群內所有女性的交配權。
隨著食物的豐足,生產生活物質的豐富,貨幣的出現,私有制伴隨著人性的貪婪而產生,就有了私有財產如何延續的問題,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制定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以保障人民私有財產權利的繼承。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社會的基本單位變成了家庭,婚姻除了法律上的保障,被內化為道德的一部分,尤其是性的忠誠,更捆綁了愛情,把婚姻的經濟本質在頭腦中弱化了,道德更是取代了法律,成為約束忠誠的準繩,然而君不見每一個家庭的破裂,看得見的是經濟的解體,看不到的是破碎的愛情。
不論性的忠誠是否符合人性,我們可以探討的,是相濡以沫的婚姻中最重要的情感。作為情感動物的人類,除了性吸引,尋找另一半的基礎是對方能夠容納自己的情感,經濟基礎雖然越來越成為重要的一部分,但不管經濟基礎多么的重要,還是無法超越情感上的互通,生活中太多舍棄了情感追求經濟條件的,也只能無奈的說被舍棄的一方還是在某些方面無法滿足對方的情感需要,心理學意義上的情感模式來自于原生家庭的養育,理論上并沒有一個完全適合自己的人存在,就如同很多單身狗并不了解自己想找什么樣的,只能一味地去相信感覺。
社會對于離婚的接納度越來越高,貌似離婚可以變得更加簡單,只是當面對龐大深入的經濟聯系,摻雜孩子父母等等中國特色的復雜情感,可以說婚姻維系十年以上的夫妻,離婚變成了一個巨大顛覆的系統工程,成本太高導致的形式婚姻逐漸增多,故而表面幸福的婚姻很多,真實的情況冷暖自知。
記得有一個調查,結果是孩子18歲時父母的離婚率明顯升高,現實中很多夫妻貌合神離,早就各自有了情人,維持一個婚姻的假象,美其名曰“為了孩子”,直到孩子成人,終于可以面對自己。
不同時代的人對待婚姻更是迥異,現代人的觀念似乎愈加自我中心,追求個性獨立自我彰顯,婚姻早已不是一種必須的選項,經濟獨立的女性寧肯驕傲的單身,也不愿再委屈自己,還有LGBT的少數派群體,包括身邊幾個好不容易離婚的大叔,都表示再也不想進入婚姻這個圍城,當性不是問題,經濟上完全獨立,精神上的寄托成了唯一的需要,不婚族并非安全無虞,每一個人恐懼的,都是一個人孤獨的老去,報團取暖才是相濡以沫的真諦。
婚姻仍然是大多數女性的安全感來源,狠狠抓住垂死的婚姻不放手,可以判定此人人格之無法獨立,擺脫不了童年的強迫性重復,始終停留在他評的價值體系,一個男人能夠痛下決心離異,即代表了他能夠切斷原生家庭的牽絆,成為真正的自己。
當一個人清空自己,看到另外一個人全部,是一種我與你的關系,是這個人最大的牛逼。
愛之存在,是接納自己,包括接納自己有什么樣的父母,接納真實的自己,接納看到的另一個獨立人格,接納宇宙全部的自然規律。而婚姻在此刻,只是個承諾而已。
感謝今晚酒精的刺激,明白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靈感來源,不再恐懼,有書,有酒,有愛的人,有愛你的人,這一生,足矣。拼盡全力寫下最后幾個字:
親愛滴我先睡了,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