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運營入門2:運營和內涵型話嘮

前一篇《群運營入門1:定位和冷啟動》中說到了對群的運營目的、群的規(guī)模的選擇,以及第一批群成員從哪里來的問題,本篇接著說后續(xù)的運營。


一、第一批群成員來了,需要做點啥?

1、群氣質的打造。

所謂群氣質,指的范圍很廣,例如群成員的說話方式逗逼or正經,群里氛圍輕松or嚴肅,群成員樂于分享or提問回答,喜歡討論工作話題or喜歡灌水閑扯,等等。

而這一切的奠定都由第一批成員決定,第一批成員的教育和引導靠運營人員和種子用戶的影響。種子用戶的挑選先按下不表,后文將單獨討論。先說運營人員的教育,以QQ群為例,要學會充分利用QQ群提供的便利工具。

*群公告。這里可以寫上簡單的歡迎話語,告訴群成員該群的定位,成員能獲得什么,需要遵守什么,最近有什么重要信息需要關注等等。群公告的文字風格也是引導的一種方式。

*群名片。如果是學習型群,通過群名片明顯區(qū)分老師、群主、管理員等,可以個性化名稱。新人的第一次發(fā)言,最好有專門的人負責勾搭,降低新人失落感和退群率。如此,新來成員一眼就可以明白群構成,快速找到自己需要找的人,是問老師問題?找同好的小伙伴?也可以讓新來成員有安全感,這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群,有人理我。

*歡迎模式。

新人入群時,是否由值班的管理員歡迎,還是某幾個小伙伴來帶頭引導其他群成員歡迎并勾搭新人,讓新人快速融入,消除陌生戒備感。常見玩法有:爆照、自我介紹、群規(guī)則說明、入群任務等。給新人引導第一次發(fā)言,以及給予被重視感,群體歸屬感。

*其他。結合各種群工具提供的支持,類似群文件分享等等,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贅述,根據以上幾點可以以此類推的。

二、內涵型話嘮的挖掘。

即核心成員的挖掘和培養(yǎng)。通常來說,一個群的各種角色人員占比是比較固定的,如圖所示,活躍的話嘮分子大約能占到10%就已經算很好,80%以上的人是沉默的。

(1)然后重點來了,內涵型話嘮有啥特征?

*首先得是個話嘮。這個不多說了,大家都懂的。不說話,還活躍個……

*然后還得有內涵。純灌水的話嘮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活躍群氛圍,還會引起觀望者的退群,以及沉默者轉變成觀望者。

那什么叫有內涵呢?以學習型群為例,如果是一個英語四六級的QQ群,那么這個話嘮需要熟悉四六級考試的時間、題型、槽點、知識點等各種和四六級相關的事情,至少要精通其中一樣。這個內涵型話嘮不大可能是老師,因為老師作為學習型群的靈魂人物,雖有號召力,但是通常很忙,也不見得擅長言談。這樣的健談又懂一些專業(yè)知識的人,通常是運營人員、學霸等。

*還極有可能是個奇葩。例如我們曾有一個韓語學習的群里,有個韓國歐巴,由于韓語是母語,所以在群里特備受歡迎,但是經常發(fā)表奇葩言論,引起群成員的各種爭論,所以只要他在,群里必然活躍,而且是用韓語在爭論。然后群成員就當是在練習韓語了。。。

(2)內涵型話嘮的作用是什么?

*發(fā)起有質量的話題,適度灌水(注意!一定要控制~)

*是群氣質的臺柱啊。。通常一個群是啥氣質,就靠經常說話這幾個人來維系了,如果這幾個人不配合,運營人員引導的再好,也會被話嘮們歪樓的。。。

*比較容易發(fā)展成為群管理員,幫運營人員減輕負擔。

(3)內涵型話嘮怎么挖掘?

*如果群成員之間已有某種關系,可以考慮現有的組織者。如在線教育班級的班委、班主任。

*如果群成員之間不太熟悉,可以考慮運營人員本身先運營一段時間,培養(yǎng)積極分子。

*觀察群成員一段時間,發(fā)現話嘮,由運營人員來培養(yǎng)內涵話嘮。

*去匹配的社區(qū)直接招募,去兄弟業(yè)務撈人。

三、群的日常運營工作。

1、管理團隊的搭建。

群主一個人精力有限,通常是官方運營人員,除了群可能還有其他工作。那么此時就要挑選群中的熱情、樂于助人的小伙伴擔當管理員,進行簡單培訓后,負責群管理事務,例如清理發(fā)廣告的,長期不上線的等等。

2、培養(yǎng)核心群成員。

包括前文的內涵型話嘮,以及其他可以用于管理、具有某方面專長的群成員。好成員可遇不可求,需要花些時間和心思去積累和培養(yǎng)關系。

3、第一批成員的教育。

教育好這批成員來引導入群新人,降低運營人員成本。例如:群名片按照某種分類修改,新人入群好管理。前文有詳細段落。

4、定期干貨放送。

由管理人員定期分享相關干貨為宜。分享者可以是運營人員,也可以是核心成員。內容形式上,課程、節(jié)目單、資料、干貨話題討論等都可以。此種運營對大群尤為重要。過多的閑聊類討論會引起退群。

5、定期活動。

尤其是各種老師粉絲群,管理員應組織定期的粉絲互動,老師集中答疑等等。

6、定期話題。

更適用于小群,小群成員加群目的精準,定期組織話題討論,有利于加強群成員粘性。作者運營的群觀察下來的聊活躍時間:11:00-14:00;19:00-22:00。各群由于工具不同,目的不同,群成員背景不同,活躍時間可能有差異。

7、定期清理長期不上線成員。

保證群里有進有出,避免沉默者過多,沉默時間過長,影響群的活躍氛圍。

四、群運營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小團體現象。尤其是大群里,很容易出現以2-3個話嘮為核心的小團體聊天。

注意:此現象過于持久和嚴重時,會降低其他成員的歸屬感,增加退群率;

方法:此時,群主和管理員應引導小團體自建群,并在大群里引導更均勻的聊天參與,例如話題選擇上照顧大多數群成員。

2、群主定期露臉。尤其是老師、明星粉絲群等有明顯崇拜、喜愛指向的群。

注意:群成員都是沖著某個人而來,但這個人卻在群里存在感很弱,會引起群成員的疑惑和退群;但通常名師等,自己都非常忙,照顧N個群。

方法:盡量老師親自露面,哪怕只是出來冒個泡,歡迎一下新人,集中答疑;如老師實在沒空,培養(yǎng)粉絲團團長的角色,代替老師冒泡,組織粉絲活動。

3、陪聊導致依賴。建群初期,沒有內涵話嘮時,運營人員陪聊有效且快速。

注意:運營人員一直親自認真陪聊,導致群聊過于依賴運營人員,此人不在時,群氣氛很LOW,成員聊不起來。

方法:培養(yǎng)幾個內涵型話嘮,群主等管理角色不在的時候,能簡單處理群事務,如新人歡迎,發(fā)起話題帶動群氣氛;群公告利用,提供公開課、活動動態(tài)等可討論話題;群名片利用,引導用戶自己尋找同類人;話題選擇盡量切合群定位,如大群要照顧所有人,小群可以專業(yè)小眾話題。

***相關閱讀:《群運營入門1:定位和冷啟動》

【ps.文章是原創(chuàng),需轉載要聯系我授權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