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見證高手之間的聊天,給我的一點啟發和感悟。
今天上午,因為工作,約見了兩位朋友互相認識,其實今天我的出場,只是提供了讓大家相互認識的一個機會,連相互的介紹都是他們自己來的。今天真的讓我見證了什么叫高手聊天從來不需要解釋,兩人通過自我介紹就直接開始了更深的洽談,也難怪,時間價值的概念在高人身上最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回想整個聊天過程,讓我打開了更多的視野和思路,這是我現在的感悟。
兩位通過互相介紹目前正在做的事,互相找到了更多的合作點,是讓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事;而且兩位都是思維想法獨到的人,聽他們聊天,我忽然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該如何接話,而且講的很多事讓我腦洞大開,讓我腦中不斷的蹦出這樣的慨嘆,呀,這種事竟然可以這樣玩,而且更讓我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心領神會地繼續侃侃而談,我卻杵在那,還在想這么玩真的可以嗎?如何運作啊?感覺好尷尬啊!
兩位都是腦洞爆棚的人,反觀自己,好像有點跟不上世界的發展節奏了,階級固化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思維竟然也固化了,這幾年只知道埋頭做事,卻讓自己被困在了當下,固化了行為模式,甚至連思維模式都開始固化,想想都不寒而栗,好在自己算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同志,再艱難都要努力掙扎著提升元認知能力啊。忽然想起了一句盛傳都說是馬云講的話(無從考證,暫且當是馬云講的),任何一次商機的到來,都必將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今天兩位講的很多東西,我在聽的時候很努力的跟上他們的思路,更別說提自己的建議了,但越是這樣,就越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弱項是什么,在哪方面還需要提升。
我分析了自己的優劣勢和需要學習提升的能力,分為三種:
一是做,做事也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能把領導交代的事做好;第二種,是能在自己的崗位上主動去找應該做的事,并有計劃的完成;第三種,是不僅能主動去做,并可以提前將該做的事超出預期的做好。目前自己在具備第一種能力的基礎上開始鍛煉第二種能力。
二是寫,目前所熟知的知名企業家,沒有哪一位不是寫作高手,寫作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思考和邏輯能力,反過來講,幾乎所有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善于思考的高手,同樣他們能成為寫作高手只不過是將自己思想進行匯總形成文字而已;既然知道了某件事的重要性,那就要擠出時間去練習,鍛煉獨立思考能力,不斷的寫,直至養成習慣。
這也是我目前正在做的,每天刻意不斷的寫,養成習慣,而且我非常清晰的知道這種能力是必須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練習和積累才會有所成績的,但我更加知道學習的復利效應。所以,人一定要有目標,即使暫時是為人打工,也要知道到底是為誰打工,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做事的動力都會不一樣。
三是說,也就是演講能力,這也是我目前最弱的能力。演講能力就是能讓自己在很多人面前快速的有效展示自己,換句話講就是演講能力是一種能將自己的時間價值更快速的賣出更多份甚至無數份的技能。
其實所有的技能都靠積累,換成比較時髦的詞就是,重復練習,刻意練習等,那些所謂的能讓你快速獲得某項技能的書,其實都是抓住了有些人急于求成的需求,甚至這些人明知這是不可能的也會去買,但凡有判斷力的人是不會買這類書籍的,失去判斷力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我曾為別人分享過“如何選擇一本好書?”。
雖然速成是不可取的,但快速入門是必須的,在學習某項技能時,如果不能迅速掌握最少必要知識,讓自己快速入門,很可能就會一直徘徊在門外,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放棄,因為只有快速入門才更能激發自己的興趣,讓自己更加有動力去學習;我認為所謂的興趣,就是自己在某個領域已經比別人更加具有優勢,并得到很多人的正反饋,從而成為了自己的興趣,幾乎沒有人會在自己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對某件事養成興趣。
今天我的這兩位朋友都是演講高手,也是我學習的榜樣,如何講話,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始終認為,會講話的人,情商一定很高,同樣智商更高。
真是學無止境,瞬間感覺自己的學習壓力好大,好在我篤信自己要活在未來,更加知道急躁是成功的大忌。
最后再來說說自己看到的一篇文章:
所有的成功者,其實就是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
首先,成功是高手的事,起碼是發生在那些“最終成了高手的人”身上的事。
其次,很多高手,做解答題的能力一流,他們解決問題往往更有效率,速度更快,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并不見得能成功,因為,他們選擇做的事常常并不是能大獲成功的事。所以,“選擇”這種事,常常發生在行動之前,也一定要發生在行動之前。所以無論在何時,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個人成長甚至成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感覺自己寫的亂七八糟的,沒有一點結構性和邏輯性,積累不夠啊,希望看到的人能多多包涵,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