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分清虛實。說到分清虛實,曾經看到一些文字,說什么兩腿分虛實就是四六分,然后練到三七分,最后練到不分虛實。看到這樣的文字真不知道說什么好!四六、三七也叫分虛實的話,那還有什么是不分虛實,一個普通人動起來也很少有兩條腿平分五五的吧,那還練什么呢?最可笑的是最后練到不分虛實了。真的不用練了,練半天最后又不分了,練啥呀!瞎耽誤功夫。
我前面提到大宗師楊澄甫先生的文字,再引用一遍。在他老人家的《太極拳術十要》里有這么一段: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后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現在練太極拳的朋友中,應該主要是練楊拳和陳拳。陳拳我先不說,以后再講。練楊拳的朋友,你們按照大宗師說的做了嗎?估計是都做到了,因為節前寫的分清虛實,大家伙都沒什么反響。好,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分清虛實。
大宗師說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大宗師已經說得夠清楚了:全身皆坐于一條腿。什么時候全身皆坐于一條腿?定式時。定式時,全身皆坐于一條腿。什么定式時?除了類似起勢時的兩腳平行并立動作外,其它動作到定式時都要全身皆坐于一條腿。
怎么叫全身坐于一條腿?就是實腿支撐身體全部重量,而虛腿要虛到在不改變身體重心,也就是基本上身體其它部位不動,虛腿可以自由提起。這種情況,我一般就說實也要實到百分百,虛也要虛到百分百。手揮琵琶、白鶴亮翅、提手上勢等虛步動作不用說,攬雀尾、摟膝拗步等弓步動作,到定式時也要全身皆坐于一條腿。弓步定式時的重心是完全壓在前腿上的,大家可以試試看,重心不動,后腿自由提起。
兩條腿練活是出功夫的基礎。沒有靈活的雙腿,健康大概只能是坐在輪椅上的健康了;而技擊,大概也只能是挨打的自由了。而兩條腿練活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行拳時虛實分清,是的,徹底分清。我并沒有說行拳時沒有分清就一定練不出功夫,但徹底分清,練出功夫的效率要高許多,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楊澄甫先生也是這樣教導學生弟子們的,并把這一條上升到第一要義。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現在很多大師、很多自稱楊門正宗的弟子,行拳都沒有做到虛實分清。是他們不識字,還是他們覺得大宗師是在胡說八道,所以不必當真?我吃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