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若欲作再經(jīng)者,針足陽明,使經(jīng)不傳則愈。
譯注:傷寒病,第一天是在太陽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熱論》:“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如果脈象依然是浮緩或浮緊沒有變化,那就不會傳經(jīng)。如果有嘔吐(是少陽心煩喜嘔的癥狀)、煩躁(是陽明里熱上擾心神的癥狀)、脈象急促等癥狀,就是傳經(jīng)的表現(xiàn)。
傷寒病,第二、三天,如果沒有見到陽明和少陽的癥狀(因為第二天是陽明受之......;第三天是少陽受之,在相應(yīng)的時間沒有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癥狀),那病邪就沒有傳經(jīng)。
太陽病,頭痛(太陽病有脈浮、頭疼、惡寒3個癥狀)癥狀到第7天自己消除了,這是因為病邪從第1天太陽受之到第6天厥陰,完成了一個周期的緣故。如果第7天還沒有好,還要再進行第二個周期的話,可以針刺足陽明(足三里穴),可以截斷病程,避免邪氣傳經(jīng)或進入第二個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