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靜下來,一個人享受獨處的美好時光。 只有在獨處時,我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內心。
英語中關于孤獨有兩個單詞:alone,行為動作上的孤獨,意思為單獨、 獨自一個人。lonely,心靈上的孤單。所以,很多人害怕的孤獨,更多是alone, 而不是lonely吧!
行為上的孤獨并不可怕,真正讓人害怕的應該是心靈上的孤獨。
日本作家在《孤獨力》書中寫過,孤獨力是指在社會中與人打交道的同時,也能始終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中心位置,積極承擔起自己責任的一種生活姿態。
這里的孤獨力,就是能夠直面心靈孤獨的能力。
《孤獨力》是關于內省、精神力量與獨處的治愈書籍,闡述了在孤獨中自省、如何運用孤獨讓心靈獲得成長的方法。
內省,勇于直面真實的自我
害怕孤獨的人,通常無法充分了解自己。比如,有些人找工作時,發現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工作,自己想做什么,這就是因為沒有看清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只有通過內省,才能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了解真實的自己。當你越來越了解自己, 釋放出真實的自我,會讓你更自信。
關于內省,你要有暴露真實自己的勇氣。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并敢把不完美的自己展現出來。有些人因為害怕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后,會不討人喜歡,而刻意地壓抑真實的自己,戴著面具面對世界。
但是壓抑自我去迎合周圍人,長期這樣做的后果是,你會總是關注自己的缺點,自我否定,總是悔恨過去無法前行一步。
為了避免孤獨而壓抑自我,迎合周圍人,你越這樣做,就越容易感到孤獨,無論和誰在一起都會感到孤獨。
臺灣作家小野說過,人們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勇敢展示當下的自己。告訴世界,自己雖然是弱者,但這就是真實的我。不斷地自我肯定,對外展示自己,即便自己弱,你也能自我接納。
午堂登紀雄認為,人只有在孤獨中才有機會真正的關照自我內心,發展自我精神力量。只要愿意且善于關照自我,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能力。
內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懂得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的過程是事情→情感→思考→行動→結果。發生事情時,即使你感到焦急,也不要立即采取行動,而是接納自己的情緒,在行動前插入“思考”這一步。
然后,思考一下自己的行動可能導致的結果,想清楚怎樣做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后,再開展行動。
當這樣的內省成為習慣后,即使你有憤怒或郁悶等負面的情緒,也不會因此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作者午堂登紀雄說,那些不懼孤獨的人,所以看起來行動穩健,是因為在他們內心常常重復著人們看不見的思考。
創造一個人獨處的的時間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每天被工作和生活的事情趕著向前跑,有時會忽然想一個人待著?
午堂登紀雄認為,想一個人待著是身心健康的表現,因為一個人待著的這種獨處狀態,具有“自我修復功能”。
我一直認為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共處的前提下,我們更應該先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就像我們明白,沒有誰能一直陪伴你左右,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知己。
獨處的時候,你才能有機會聽見自己的心聲,看懂真實的自己。遠離外界虛名浮利,回歸內心的平靜,享受一個人的自由。
獨處的時候,你才會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思考關于生活、成長、工作等圍繞我們左右的那些事。
恰到好處的孤獨是必要的,就像沈從文先生說過的,孤獨一點,在缺少一切的時節,你會發現原來還有個自己。
奶茶劉若英說過,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并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如果你想一個人待著,你可以考慮去休假,或找時間什么都不做,只是發呆,或在公園、咖啡廳里坐著,或長時間泡在浴缸里。通過這些行動,讓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得到保障。
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孤獨感就會消失
日本的一個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會說話的抱枕,稱能緩解人們的孤獨生活。為此他還通過日本的眾籌網站籌集到了103萬日元,金額超出了他的預期目標50萬日元。
為了抵抗孤獨,人類真是什么都會嘗試啊,仿佛我們生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抵抗孤獨。
但是,通過這種外在的方式去和孤獨抵抗,最終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想要真正的不孤獨,那些感到孤獨的人,應該去找那些讓自己專注和熱愛的事情。
認真回想下,你為了通過考試而專心學習,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加班至凌晨,為了愛好自學技能時,你感到孤獨了嗎?沒有吧!當你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事情上時,你就不會感到孤獨。
有人說,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該朝著哪個方向努力?該放棄什么?專注什么?
那就參加各種各樣的挑戰,不斷試錯。
即使現在你并沒有特別的喜好,你可以通過各種挑戰去試錯,去找出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
如果嘗試了,發現并不是特別感興趣,沒有熱情,那就立刻停止,投入到下一個嘗試。如果感到自己不擅長,或感覺痛苦,那就果斷做決定,撤出來去投入到讓自己感覺幸福的事情中。
以前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大學讀的是材料類的理工科專業。在大學和研究生期間,我自學了會計,證券、期貨類知識,并考取了相應的證書。
在學習之前,我以為自己喜歡這些文科的專業,在自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并沒有那么喜歡。
于是研究生畢業后,還是從事了專業相關的工作。工作一年后,在偶然的機會下知道了自媒體寫作,現在寫了一年多,也自學了很多自媒體寫作的知識,玩的不亦樂乎,也想要一直堅持下去。
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其他愛好,找到一個能讓你為了未來而傾注全部精力專注奮斗的目標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孤獨力》一書的精華內容。
《孤獨力》中介紹的孤獨,不是負面的孤獨,而是人們想要心理成熟所必經的過程,一種積極意義上的孤獨,告訴大家如何運用孤獨讓心靈獲得成長。
我們要充分享受孤獨的時刻,因為那才是真正成長的時候。 在人群里隨遇而安,應對自如,在個人時間里,和自己安然相處,寂靜歡喜。不脫離現實,又擁有清歡,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