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 是一部描寫古代封建貴族繁華到?jīng)]落的巨作,在作家曹雪芹的筆下,一位位經(jīng)典人物形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王熙鳳,賈寶玉等人物性格突出表現(xiàn),尤其是其中的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位人物韻味各有千秋。她們都才華橫溢,貌美如花,但性格卻截然不同。不同的身世背景,不同的為人處世方式,以至于有著不一樣的人生和宿命。
關(guān)鍵詞:林黛玉、薛寶釵、人物性格比較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想必讀者都知道這首《紅樓夢》里最動人的詩句,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吟誦出此詩,葬花之時,表達(dá)了在生與死的斗爭中對生命的體驗和對感情的迷茫。黛玉,一個寄人籬下的弱女子,多愁善感,傷春感懷,在唯美的落花紛飛的樹下,淡淡地,抒情地吟誦了這首打動人心的《葬花吟》。連著寶玉也被這動人凄美的畫卷所打動,也為眼前的這位女性所神傷。
林黛玉本是一棵快要枯死的絳株草,被神瑛侍者寶玉偶然看見,心生憐憫,于是日日用甘露澆灌,年復(fù)一年,絳珠草茁壯成長,幻化為人形,這一世是要用眼淚來還債的。因此,愛流淚是她的原罪。當(dāng)?shù)玫綄氂癞?dāng)她是知己的答復(fù)后,她突然就變得安寧了、柔軟了,像是化繭成蝶。她與寶釵和解了,和湘云釋然了,對寶琴柔和了,她的一切美好都被展現(xiàn)了出來。
黛玉帶給世人的一種凄凄慘慘戚戚的美,也是被世人所描述的一種病態(tài)美。她總是因為寶玉的一些瑣事生氣,然后一個人獨自憂傷哭泣。她寫的詩句多是哀傷,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她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總是特別消極,“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這種性格特征也就導(dǎo)致了姐妹們更喜歡薛寶釵的作風(fēng)。她猶豫的性格中夾雜了對其他情感的一種依賴,默默期待愛情能得到別人的憐憫。但也正是這種小女人的味道,引得無數(shù)的讀者的愛憐。“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首歌流傳至今,女主角也就是林黛玉。
而對于薛寶釵,卻是一種完全的對比寫照。薛寶釵與林黛玉的隔閡就是因為賈寶玉摻雜其中。但薛寶釵的美也是書中使讀者們有目共睹的,書中第五回寫道“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兒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盤,眼如秋水。又,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薛寶釵的魅力也偶爾會讓林黛玉心生妒忌。“而且寶釵行為豁達(dá),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寶釵會做人,圓滑世故,能易如反掌地掌握賈府上上下下的人的心理,就連林黛玉的一舉一動她也都會看在眼里,然后用一種不知的態(tài)度去調(diào)節(jié)、去融合。她同林黛玉一樣有著出眾的才華,兩位都總能在眾姐妹中的作詩中脫穎而出。但寶釵很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善良大方。暗中幫助家境貧寒的岫煙,一針一線地為她著想;連猜忌、排擠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導(dǎo),使黛玉不禁對她“心下暗伏”。明顯的是林黛玉不曾細(xì)心到為他人考慮,畢竟她是怯弱多病的弱女子,也就只能自顧自地在房間里哀傷,哭泣,養(yǎng)病。
寶釵的形象是如此的。她總喜歡素顏出鏡,打扮上也走簡約素凈路線,除了脖子上那把象征護(hù)身符的金鎖,渾身上下再無半點裝飾。這位大觀園中“艷冠群芳”的大美女,天資聰慧,富有文化傳統(tǒng)的家庭教養(yǎng),更造就了她深厚、廣博的文化修養(yǎng)。她對文學(xué)、藝術(shù)、歷史、醫(yī)學(xué)以及諸子百家、佛學(xué)經(jīng)典,都有廣泛的涉獵,其造詣之深,皆為寶黛及眾姐妹所不及。曹雪芹本人的不少精辟的藝術(shù)見解,都是通過她的口來表述的。
林黛玉因母親離世寄居賈府,在最疼愛自己的外祖母身邊長大,但懂得人情世故卻匱乏。但薛寶釵則不然,她出場時,擅女紅、精通家務(wù)管理,能做到把人情世故面面俱到。她總能輕而易舉地俘獲大家的芳心而不帶一點的刻意,從這方面來講,薛寶釵卻大大地獲利于自己的人生參悟。
其實真正要比較的出林黛玉與薛寶釵的差別,林黛玉在生活中才是真正活出了最本真的自己,是一位不帶任何面具的,活出真性情的人。而薛寶釵卻是像禪一樣存在,能洞悉人性,她不限于女性的小悲小喜。寬容處世,不與他人計較,明察事理。其實兩位確實是一個矛盾的對立面,一位總是喜歡哭哭啼啼,表現(xiàn)出傾世溫柔的病態(tài)美。而另一位則伶俐大方,處變不驚,儲存著世俗的智慧。
我們從曹雪芹的筆觸之下認(rèn)識了這兩位佳人,看到了榮國府的大家庭里演繹的一場又一場的生活趣事和折射出的人情事理。兩位都是貌美如花的,才華橫溢的美人,因為生活背景和成長經(jīng)歷的不同致使生活中的她們有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愛情觀。林黛玉會總是因為賈寶玉的一舉一動而心生醋意,而薛寶釵則淡然的接受和磨合。當(dāng)然,在愛情里,林黛玉卻是以真性情和柔弱凄美獲得了賈寶玉,這也就造成了薛寶釵的婚姻悲劇。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大部分女孩獨立生活之前,都有父母的呵護(hù),生活得無憂無慮。少年不識愁滋味,故而悲春傷秋,小性子十足。時不時和男朋友鬧上一場,生氣了哭哭啼啼,只等著男朋友回過身來哄。待到嫁人做了主婦,紫陌紅塵撲面而來,一切似乎就都變了。林黛玉與薛寶釵之間,隔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煙火世俗的人間。或許,每一個曾經(jīng)如林黛玉一般的女孩,最后都會在歲月洗禮生活磨練下,一步步成長為洞明世故的薛寶釵。
每位女孩都要經(jīng)歷從林黛玉到薛寶釵的性格轉(zhuǎn)型,這或許應(yīng)該叫做一種成長。現(xiàn)在的我們就如林黛玉一般,敢于活出真正的自己,可能還會有因為生活的一點挫折而哭泣,可以是哀傷的,也可以是柔弱的。但多年后的你還會這樣嗎?當(dāng)踏入職場多年后,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了薛寶釵,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面對一切突如其來的困難,用微笑掩飾內(nèi)心,波瀾不驚地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讀了《紅樓夢》,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體會到一個家族從盛到衰的悲痛,感受到林黛玉的凄清,薛寶釵的沉靜,哀傷這個愛情悲劇的始末。寶釵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捍衛(wèi)者,而黛玉則是整個封建思想,封建社教的叛逆者。這是二者性格的根本區(qū)別。如果你是賈寶玉,你會選擇她們之間的哪一位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去選擇一人,然后品讀那個人的內(nèi)在,最后定情于她。而反過來,如果讓你選擇其中一位佳人的人生來作為你的人生,你會選擇誰呢?是像林黛玉一樣真真切切地哭哭啼啼,還是像薛寶釵那樣對人生波瀾不驚地對待呢?或許還有人會喜歡那個大大咧咧的,有心機,卻能易如反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王熙鳳吧,這就得取決于個人的性格傾向了。
其實,我想表達(dá)個人的想法,在《紅樓夢》中,有一位率真的姑娘,她有著幾分男孩的性格,無論是醉臥花下的嬌憨之態(tài),還是那圍爐燒鹿肉的大嚼豪飲,亦或吟詩聯(lián)句時錦心繡口的英豪氣概,都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就是這種陽光的性格,既沒有林黛玉的扭扭妮妮,也不像薛寶釵的圓滑世故。在《紅樓夢》中,或許大多數(shù)讀者也會喜歡這個大大咧咧的鄰家少女吧。說了這么多林黛玉與薛寶釵的性格分析,在不同的人格世界里,對于世事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們之間大大小小的愛恨糾葛,隱藏的就是內(nèi)心世界最本質(zhì)的性格差異。自然地,就是因為其中人物性格的不同,才讓讀者更親切地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和人物特色,使得這部著作讀起來更有意思。
參考文獻(xiàn):[1]百度文庫;
[2]《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