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談一個社會上很普遍的現象,你是否發現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曾經輝煌過,但是幾年后(也或者是幾十年后)又沒落了,民間俗稱暴發戶。又,還有一句俗語叫做:“富不過三代”。雖然這句話不是100%準確,但是你仔細總結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還真是很多很多,進而被搞的有點兒像魔咒一樣。以至于很多人相信過后,干脆放棄了,反正我這一代就這樣了,沒辦法(也許吧……)。
大家都有一個愿望就是想一直很好的生活下去,而很好的生活下去,錢就是一個必須的東西。那么我們只要想辦法讓自己一直有錢,大概率上我們就可以一直很好的生活下去啦。怎么讓自己一直有錢呢?
當然是擁有資本啦,也許你會說:“有錢不就是有資本了么?”那還真不是,我們來看看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是如何定義資本的。
【資本的定義】
錢要想成為資本,必須要滿足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資金的金額大小;
第二,資金的使用時限;
第三,資金背后的智慧。
沒錢,肯定無從談起資本,但是僅僅有錢也不能直接算作資本。因為這個錢你能使用多久是個問題,如果很快就花完了,那你就跟上面舉的那些“暴發戶”沒什么兩樣;反正,如果你拿出一部分,投資某個股票或者其他什么理財產品,10年、20年不動,情況又不一樣了。另外,即使你掙到錢了,也不亂花錢,也不一定能稱得上你擁有資本,你如何把這些錢用好,是需要智慧的(甚至是大智慧的),坐吃山空就會淪為“富不過三代”的結局。正如社會上流行的語言那樣,你必須會花錢,才配擁有更多的錢。
通過這三要素的排查,我們明白了資本的準確定義,也解釋了第一段提出的疑問,他們要么是擁有了其中一點,要么是兩點,但就是沒能三點都擁有。
【擁有資本的策略】
雖然我們搞清楚了資本的準確定義,但同時也發現想擁有資本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不過,不容易并不代表沒有辦法。我們再來看看李笑來的方法論。習得擁有資本能力的方法是從3個維度,也就是剛才說的金額、時限、智慧來逐步循環突破。
首先要突破的呢,并不是金額,這是絕大多數人止步不前的根本陷阱。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反正也沒多少錢”,于是投資這事兒跟自己是沒關系的。這其實是不對的,投資的重點并不在于盈虧絕對值大小,而是在于盈虧比例大小。這一點格外重要。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很多人真的沒認真想過,今天的股票市場,其實幾千塊錢就是可以開始投資的(比如買美股或者某些基金,很多APP都可以參與美股/基金投資的,美股跟A股和港股的區別就是可以一股一股的買,也就是說你花幾百塊錢就可以參與;而A股和港股至少需要100股起買,因此門檻稍微高一些;)——而幾千塊錢,其實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沒想到:本金大小相對來看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盈虧比例……
說完了第一個突破——盈虧比例,我們再來分析第二個突破,叫做“給自己的投資款判無期徒刑”。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每個人真正能夠拿出來投資的那部分,應該是這樣的:少了這些錢,也并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質量。關于這一點,心理學家還研究出了具體的數據,大約2/3以上的人即使丟失了自己年收入的10%,生活質量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換句話說,年收入6萬元的人,拿出5千塊去投資,并給這個投資款“判上無期徒刑”,其實在很大概率上都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
不過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錢一定是你自己的錢,而不是透支信用卡,或者借來的錢,那樣的話就不叫“無期徒刑”了。而且一旦投資失敗,你的生活質量很難不受影響。
第三個突破就是:投資知識、經驗、智慧等等,這些都只能從實戰中獲得。不管是書上寫的,還是牛人講的,你都只能參考,因為只有這些東西在你骨子里生根發芽并且有幸還沒夭折,之后還得等上很久很久才會茁壯成長,最后長得枝繁葉茂。
談到這里,你應該清楚了如何鍛煉自己擁有資本的能力了,也應該清楚上面為什么要把“逐步循環突破”加粗飄紅了。因為他們三者之間首先需要一個個突破,其次需要串聯起來使用,復盤,修正。最終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文章結束,我們可以很好的解決最開始提出的問題了,你擁有了資本(最好是大量的資本)才可能讓你很好的生活下去,而不僅僅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