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在吃飽之后小憩的那幾分鐘是最愜意的,飽腹的滿足感以及靜坐的舒適感讓人感到十分放松,也是在這個時候,人往往最喜歡侃侃而談。母親是這樣,我也是。
于是假期里每次晚飯后的一個小時內,是我和母親固定的交談時間,我們或坐在家門口的石墩上,或走在鎮子里的街道上,飯后消食的這一個小時,也是我和母親消化家里最近雜亂事務的時間,但左不過都是些家長里短。待在家人旁邊總是最心安的,不論我六年級轉校到市里,還是高中住校,我總能隨時隨地回到家里,母親也能夠在想見我的時候就見到我,上大學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離開家里到很遠的地方去,所以每日的飯后閑談我都是抱著輕松愉悅的心情,沒有任何顧忌,想著既然母親想要和我聊天,那我就聊唄,反正閑著無聊。
上了大學之后我才意識到,能夠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屈指可數。日后我若是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小家,那家人我是更顧不上了。飯后閑談,也根本不是我無聊了打發時間想做的事,而變成了在我和母親父親以及弟弟呆夠了團聚夠了之后才能有的寶貴“消遣”。于是我開始格外珍惜我和母親每一次的飯后“閑談”。
果然,我的心思逃不過母親的眼睛。大二暑假的一次飯后閑談中,母親一句話問住了我:“你最近總喜歡和我聊天,你是在怕什么嗎?怕以后結了婚這樣的日子會越來越少是不是?”我瞪起了雙眼,看向母親,還沒等我開口,母親已經明白了我這眼神的意思,她接著說:“我厲害吧?一下子就猜透了你的心思。”我頻頻點頭,問母親:“為什么呢?您是怎么察覺到的呢?”母親微微一笑,轉頭看向前面的路,略有所思地說到:“你別忘了,你可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瞬間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感覺,也不知母親這一句話讓我心里暖暖的還是酸酸的,總感覺眼淚熱熱的在眼眶里打轉,我是母親身上的一塊兒肉呀,這是我和母親相連的證據吶,可出生時是我這塊兒肉和母親的第一次分離,不久之后,我就要和母親第二次分離了。想到這兒我不禁鼻尖一酸,抱著母親的肩膀偷偷地蹭掉要流出來的眼淚。母親也抱著我,待我的情緒稍微緩轉,母親才開始說道:“你這心情我很是理解呀,我也是這樣過來的。以前你小,每天吃吃玩玩什么都不用去想,現在你長大了,思想慢慢成熟起來,有了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想的也更遠了,更深了。媽媽現在不能再像你小時候那樣直接告訴你事情的對與錯,只能給你提出意見,事情真正錯還是對,如何選擇,就要你自己來了。你是怕以后和我還有你爸你弟弟呆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但其實我們的任務,就是陪你走到這里,你有你自己的人生,接下來就是要你的男朋友陪伴你。同樣,你以后也要陪伴你的孩子到他成年,但他成年后,你也就不用再陪他了,他也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成年之前的生活,是你豐滿羽翼的時候,待你羽翼豐滿,你就要開始自己飛翔了。你可以戀家,可以想念我們,是留是飛,也是要你自己來抉擇。你想一直留在媽媽身邊,媽媽愿意,媽媽會一直陪著你。你想要飛,去建設自己的小家,媽媽也支持你。這個決定沒有對錯,只要你記得,媽媽始終是你的媽媽,內心對我有著牽掛就行。”聽母親講完,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我問母親:“其實親情雖然只能陪伴人生中的一部分時間,但這份感情卻是從出生起到死亡甚至死后都一直存在的,只要我們互相內心里對彼此有著牽掛就好,是嗎?”母親點點頭。
直到最近看了電影《尋夢環游記》,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親這段話的意思。家人,永遠都是那個替你著想的人,也只有你的牽掛與思念,才能讓家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走的更加從容而淡定。親情和金錢無關,更和權利無染,不論你和家人的距離有多遠,但只因為你們之間的親情,你們的心便只會越來越近。
也許我們日常總是在奔波勞累,也許我們看待生活慢慢地多了怨氣,但只要一想到家人,我們這顆被生活惹惱的心便會被拂去躁動,安靜下來。因為家人,始終是我們在人世間漂泊時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