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茶經·七之事》中的歷史資料,共48條,其內容可分為醫藥、史料、詩詞歌賦、神異、注釋、地理和其他等七類。
002 醫藥類,包括《神農食經》、《凡將篇》、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刺史顏書、《食論》、《食記》、《雜錄》、《本草·木部》、《枕中方》和《孺子方》等九種書文中有關茶的記述,除司馬相如《凡將篇》外,其內容主要是論述茶的藥用功效的。
003 《神農食經》(茶的功用:令人有力,悅志)。神農氏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傳說由于他發明了火食,所以稱他為炎帝,還以為他“教民稼穡”,所以又尊稱他為神農氏。
004 《茶經》所引的“令人有力,悅志”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這句話以下述華佗《食論》中的“益意思”的含義大致相同;另一種則認為它含有曾進健康的意思。
005 《七之事》里引用的《凡將篇》中所說的20種藥物,其中的“荈詫”,就是茶。
006 《凡將篇》的重要性,在于它所說的“荈詫”,是我國漢代把茶作為藥物的最早的文字記錄。
007 唐代溫庭筠《采茶錄》記載是,劉琨與弟群書: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008 《太平御覽》卷八六七也記載:劉琨與兄子兗州刺史演書: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吾體中煩悶,恒假真茶,汝可致之。
009 上述兩書所引的內容,與《茶經》的有所不同,但都說明了劉琨把真正的好茶作為治療憒悶和煩悶的藥品。
010 華佗《食論》現已失傳。《茶經》所引“苦茶久食,益意思”七字,后人多認為這是茶的主要藥理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