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1

? ? 今天午覺醒來,不想看期貨法規,就一氣呵成看完了《發條橙》。最近也一直想寫點東西,一大波念頭反復又無頭緒的在腦子中一直碰撞,我卻抓不住。希望做些小改變、

? ? 社會就像一個大機器,但機器本身就是矛盾的。我是上了大學才開始慢慢了解矛盾的,以前我不能接受很多事,不能接受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好事又同時做壞事,不能接受好人有壞的結局,甚至不能接受電視里有的貧苦老人為了幫助孩子上學自己受很多苦。我把很多事情都想的非常簡單,總是相信通過教育,通過時間,所有的事都會變好。和男朋友聊天經常會吵,我相信只要想做成一件事一直努力就一定能做成,而他卻覺得人是有能力限制的,有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就這樣了,所以他常常說我簡單粗暴。不過呢,其實我們兩為什么會有分歧只不過是兩個人都抓了問題的一邊,兩個角度的結合或許就是答案了。好吧,和書繞遠了。書里想要有看上去的和諧,就必須把其中一部分的“壞蛋”變成“非人”,讓他們失去選擇惡的權利。而想要完全的自由,每個人都成為人,那犯罪就是無法避免的了。政治家們互相斗爭、變換,于是這兩個社會狀態輪番上演。且不談現在到底有沒有那種可以讓罪犯失去選擇惡的療法,但完全的自由也是沒有的。不過我也不向往完全自由,個人感覺完全的自由是反人類的,我比較喜歡的社會的高包容度。在美國街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殘疾人,我還見過夏天街頭穿雪地靴的妹子,但在中國就很少了,當然個中原因又是很多的,一說就又叉遠了。

? ? 書中告訴我: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擁有選擇的能力。人可以自己選擇做好事還是壞事。大部分人做著對自己好的事,平凡的生活著;有的人被逼無奈做著壞事;有的人無知地做著壞事;有的人心如明鏡地做著好事……他們組成了這個社會,我們也是他們,或許狀態會根據時間在變,或許一生就其中一個狀態。其實這樣看,我們似乎都沒有了評論的意義,每個人都會做自己的選擇,都會有自己做選擇的理由,甚至就算沒有理由也不干其他人的事。但如果真的大家對別人發生的事都不評論,那這個社會也太冷漠了,社會雖然缺了誰好像都可以,但人和人事聯系的,是互相影響。又說遠了,真是矛盾。

? ? 我認為人的內涵是很豐富的,除了人與神俱來的選擇的能力,人還有人性的。人性很豐富,同情、同理、感恩……這些都是大部分人擁有并且贊美的,不過有的人偶爾可能會忘記。但這種善是不能被脅迫的,是要自發的,于是又繞回了選擇。

? ? 這個故事似乎最后是時間讓A變成了普通人,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但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時間解決的,就像每個人都在過自己的生活,但時間不會讓所有人的生活都成為故事,讓大家都想聽想看的故事。

? ? 我很幸運,因為我正年輕,擁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做選擇,去書寫自己的故事。愿我能多看看世界的美麗,多看看世界的善,我還想多突破自己的身體,或許這樣也能更了解自己吧。愿擁有美好的人生,過最最庸俗卻最最幸福的日子。

? ? 寫完了,感覺這篇又長又亂,不過慶幸的事終于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了。也是時候練練怎么寫作了。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