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喜歡,去年剛出的這部《比利利恩的中場戰事》口碑很好,很多人都在大力推薦。趁浪潮剛過,我在呼聲中好不容易找到片源,畫質和字幕都不是很匹配,對李安的由衷喜愛和對軍人的崇敬我還是帶著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好奇心看完了電影。并且不愿意遺漏任何一點人物情緒和一個劇情環節。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影感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就自己的角度寫一下內心感受。有幾個點還是挺觸動人心。
戰壕情誼深,軍中陽剛血性的士兵也是大男孩,也有生活中常人一樣的情緒和感染點。在中場戰事休息時,他們也在球場上放肆地揮灑著屬于他們的青春。這場戰爭是殘酷的,反人性的,非正義的為了追逐石油利益帶著商業化性質的。然而,戰士們是軍人,軍人的天職就是維護國家利益,有令必行。
啦啦隊女隊員,比利利恩的姐姐,投資電影的商業大亨,臺下黑壓壓坐著的記者,甚至包括我們每一個觀眾,沒有上過戰場,做不到感同身受。然而,李安在做的事情就是用電影還原戰事的真實場景,也讓我們感受戰士們歸來后心里的真實感受。
戰爭帶給比利利恩和戰友們嚴重的心靈創傷,在人們為英雄慶功舉行的大型慶祝活動上,戰士們都被濃濃的煙花炮聲嚇到,再一次回想起戰爭中槍林彈雨的真實場景。他們得了戰爭后遺癥,他們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這就是別人的不懂。沒有人懂他們此刻需要的是什么,這讓我想到這句話: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與人說者不過二三。誰懂他們?戰爭中死去的蘑菇,出生入死的隊友們。
隊友們離開慶功活動時,說了一句,戰場上才是他們該呆的地方,這個地方太可怕了。他們的命運已經牢牢和戰場戰事聯系在了一起。今年大家都在集敬業福,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一枚敬業福。無論他們以后他們從戰場回來做什么工作,以怎樣的方式生活,都將帶有戰爭的印記,國家的榮光和輝煌,自己經歷的屈辱和忍耐,都將伴隨他們一生,不可磨滅。
比利利恩奔赴前線伊拉克戰場年僅19歲,戰爭讓他和隊友們迅速長大,靦腆內向的他變得冷靜內斂,而他的勇敢也讓他迅速成為焦點,成為英雄。他以一個訓練有素的戰士的口吻回答記者,他只是做了那個時刻他應該做的事情。而我卻看到蘑菇被炮彈擊中的瞬間,其他戰士在掩護墻后面射擊敵人,戰爭是勇敢者的游戲,比利利恩率先沖到蘑菇身邊,與敵人近身殊死搏斗,那是怎樣的膽識,除了與蘑菇與深厚情誼,另外一個就是勇敢和高尚的敢于犧牲的精神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為別人犧牲的。比利利恩說是本能,我也相信。
炮彈密集地向比利利恩和蘑菇掃射,一個敵人兇狠地沖過來,在防空洞里,比利利恩和敵人展開了殊死較量,尖刀插進敵人的喉嚨,鮮紅的血液從敵人的脖子后面緩緩充斥了屏幕下方,戰爭是如此逼近死亡,你或者我,在那一刻,腦海里只有一個求生的信念吧,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李安的鏡頭刻畫的如此鮮活。那一刻,我覺得,老虎咬人事件發生的那一刻,死亡的氣息,也彌漫在了虎口周圍。
看到啦啦隊隊長看著比利利恩眼中滿是崇拜的感情,在后臺和他談論戰場那一刻時的激動,我也有種感覺,覺得女孩就是比利利恩的靈魂伴侶,有什么比找到靈魂伴侶更美好的事情了么?比利利恩也是這么說的,他說,他覺得自己不能失去她。姑娘的善解人意,讓比利說出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表達了蘑菇死的時候自己的感受。“感覺很怪,有人表揚你這輩子最糟糕的一天。”比利利恩這樣對姑娘描述自己救了蘑菇被全國人表揚的真實感受。那么你呢?如果面對比利利恩那樣的英雄,你會對他說什么?我竟然也不知道。
對他來說,那是他人生中最悲痛的一天,直面死亡,失去心愛的戰友。雖然大家都說姑娘喜歡的是比利利恩的英雄光環,但我覺得四目相對的電光石火,那是愛情。我更愿意相信那是愛情,屬于比利利恩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