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人已去,趁我還來不及察覺,念及往事,歷歷恍若昨日,提筆撰文權(quán)當作紀念。
死亡是不加挑選的,它不管你的身世背景,也不理會你的遭遇;你做過多少善事或干過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都與它無關(guān)。當它降臨時,由不得你半點掙扎,生殺大權(quán)掌握在它手里,它說了算。
我跟友人的上一次對話得追溯到兩年前,只是幾句閑話家常,已記不清說了些什么。這個噩耗還是前幾日從久未聯(lián)系的老同學口中得知,聯(lián)想至今年春節(jié)時發(fā)去的祝福短信沒有收到回復,竟是由于這樣沉重的原因。
友人是一個特別自信的人,甚至骨子里帶點生人勿近的傲氣,從不聽勸,總覺得自己能夠掌控一切,大部分時候尤其在事業(yè)上,他非常拼命也做得相當不錯。
我們幾個朋友勸他要注意休息,他總是拍拍胸脯道老子年輕,現(xiàn)在回想起來終于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02.
我和友人相識源于一次太過于機緣巧合的巧合。新生入學前幾天,正好有一個下午沒課,我偷閑在校園里轉(zhuǎn)悠,誤打誤撞進了報告廳,循聲望去,學校招生辦正在里面組織召開就業(yè)座談會,邀請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長學姐回校介紹成功經(jīng)驗,去的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
正當我在門口張望踟躕不知該不該進時,他主動迎了上來,不問緣由便把我請了進去。座談會是一對一的,友人坐在我對面,熱情地和我聊了一下午,我一個大一新生難免緊張局促,大多數(shù)時候扮演著一個傾聽者的角色。
我現(xiàn)在拼命回想也記不得他當時具體說了什么,依稀記得那是一場關(guān)于青春和夢想的講演,友人的笑臉燦爛如盛夏艷陽,時常浮現(xiàn)在我腦海。
座談會每月舉行一次,他每次都來,我也每次都去,慢慢便熟識了。我才知道他是2000屆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目前在一家全球500強公司就職。
他常以過來人的經(jīng)驗,設身處地地幫我分析學習、生活乃至感情上遇到的困惑和疑慮,給我中肯實在的建議,久而久之,我把他看作師長。
03.
一邊是家人眼里就業(yè)前景更好的工科專業(yè),一邊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讀的文科專業(yè),在我大二面臨轉(zhuǎn)專業(yè)的難題時,正是他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我感激至今。
在歷經(jīng)三小時的利弊陳情之后,他多說了一句:“人生就這一回,凡事別太勉強自己,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吧。”這句話太過普通,以至于后來我們聊起時他居然不記得說過,但我一直銘記在心,也這樣做了。
我很羨慕友人,他的人生太過于順利,那是暴雨過后驚現(xiàn)彩虹的軌跡,殊不知身為旁人的人,只看到了友人成功時光鮮亮麗的一面,背后付出的艱辛和苦澀只有友人自己知道。
讀大二時,我去過友人家里,那是一間不到五十平米的老房子,從進門到陽臺是一條狹長逼仄的過道,廚房和洗手間連在一起,中間是客廳,再里面是臥室和狹小到只夠一個孩子轉(zhuǎn)身的陽臺,中間沒有墻體隔斷,只有老式的印花窗簾將它們分隔開。
如果不是廚房里飄出來的飯菜香,如果不是客廳里小女孩銀鈴般清脆的笑聲,我很難將眼前簡陋到近乎破舊的房子,和他口中美滿幸福的三口之家聯(lián)系起來。
那一晚他喝得有點多,一直拉著我說話不讓我走,不知道是不勝酒力還是借著酒勁發(fā)泄,友人說著說著眼眶紅了,他一個勁得罵自己沒用,對不起妻子,從畢業(yè)那天起就跟著他吃苦,五年的期限到了也沒讓她住上大房子,心里特別愧疚。他妻子在邊上收拾碗筷,碰巧抬頭撞見我看她,對我微微一笑,只說了一句他喝多了。
后來我才得知,他妻子老家在北方,家里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比起出身農(nóng)村的友人,日子要好過得多,所以她父母一直反對他們來往,還幫她介紹了條件更好的對象,是他妻子毅然決然地出走,堅持留在他身邊,畢業(yè)七年了,她一直沒回過娘家。
04.
還有一次酒后通話發(fā)生在我大四時,當時我正忙著準備論文答辯,與友人也有近半年時間沒有聯(lián)系。電話里,他情緒激動,一開始只是抱怨,后來變成謾罵。
他一個勁地罵世道不公老天無眼,說自己拼死拼活還抵不過老板跟前的一條哈巴狗,罵一陣哭一陣,再后來電話莫名其妙斷了,我再打回去時已無人接聽,等到我翻出他妻子的號碼打過去時,同事已將他送回家,她沒有多說,只說了一句他辭職了。
我畢業(yè)后主動找了他,上次電話里沒說清楚的事總放不下心,也想再問問他的近況。他太忙了,只能約我到單位,到了后我才知道,他終于不再給別人打工了,跟幾個要好的兄弟合開了一家公司,從李經(jīng)理到李總,他身邊的同事叫得起勁,我聽著倒有點兒不習慣。
我到他辦公室時,他正在打電話,笑著招呼我坐下。他的辦公桌上,散亂地攤著一大摞文件紙,煙灰缸里塞滿了煙頭,手上還夾著一支,我記得他以前是不抽煙的。
他那通電話打了很久,聽得出是在跟人談生意,電話那頭的肯定是條大魚,要不然他不至于隔著電話還不停地點頭哈腰,我被煙氣熏得實在不舒服,就走到外面等了。
那次談話我們不歡而散,友人好像我第一次見他時那樣,眉飛色舞地跟我暢談公司的愿景和規(guī)劃,只不過語氣變了,神情也不像以前那樣專注,但當時的他自己一定覺察不出來。
我也好像第一次見他時那樣,沒有說話只是聽著,從20樓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我看見整座城市一點點扭曲變形,烏云匯聚終于落下暴雨,最后我說了一句祝你成功,走了。
05.
我工作之后,他還會在喝多酒后打電話來抱怨,電話那頭總是人聲鼎沸,我已經(jīng)沒了耐心,通常敷衍幾句就掛斷,后來他很少打來,直到徹底不聯(lián)系。每次掛了電話,我心里總空落落的,好像是有一個部分被人連根拔起了。
曾經(jīng)視作師長的人,提醒我不要勉強自己、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的師長,竟然也向現(xiàn)實彎了腰低了頭。這是多么沉重的一擊,滲透著生活的無奈和殘酷。
它給我提了醒,哪怕因此我無法獲得普遍意義上的成功,我也絕不作原則性的妥協(xié)和讓步,哪怕別人罵我癡笑我傻,我也絕不放棄內(nèi)心的向往。
時間如無影的小偷,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許多東西,也偷走了我和友人的交集,直到一周前的同學會,我才從老同學口中得知友人去世的噩耗,還聽說了許多和他有關(guān)的不好的傳聞,我非常痛心。
友人因為應酬招惹上酒店小姐,搞得妻離子散,飲酒過度導致身體嚴重損耗,查出病時已是肝癌晚期,我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兒最后有沒有陪伴在他身邊,我希望有。
從李經(jīng)理到李總,友人犧牲了幸福的家庭,甚至自己寶貴的生命。生活是一個等價交換的過程,當你費勁心思不顧一切地想要獲得一些東西,也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
我們起早摸黑擠早高峰趕末班車,我們拼命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千萬不要跌入欲望的旋渦里,忘了生活的真諦,忘了我們還有選擇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