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為我每天都會寫日記手賬本,每一年會寫完一本,每天寫完一頁,所以日子的輕重緩急、起承轉合我觸摸得很清楚。
在2018年12月份的時候,我明顯地意識到所寫的本子,寫完的部分越來越厚,手上所剩的2018日子越來越少。
在別人浪擲著日子時,我是比較珍惜日子的。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本子一頁一頁地寫,我這本厚得像書一樣的本子馬上就要寫完了,那時我清楚地提醒著自己,要和十二月認真地好好地戀愛了。
12月22日冬至的這天,我們儀式感滿滿,坐在一家安靜的書店,認真地整理下我們的2018年,我把2018年每個月做過的有意義的事情都列出來了。然后才整理出今年的10大成就感事件,然后寫2019的年計劃時內心舒坦又充滿愉悅。
冬至沒有吃羊肉,而是日式料理,很隨性地決定看到的第一家日料就走進去,索性很不錯,我們就是這樣隨性又認真對待日子呀。
和倩倩的每次相見都很有質量,兩個開闊自信的人聚一起有可能碰撞出一片浩瀚的海,不過她能讓我更遼闊。
和讓你開闊自信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
在冬至的第二天,我組織了12月份的川友線下分享會,主題是一起寫“2019年的年計劃”。那天川友們在我的帶領下,坐在詩意的茶室里,寫下了自己一年的總結,并且寫下了新年的核心計劃。
大家分享自己的年度成果時,我們都為彼此加油鼓掌,在他們分享自己的新年計劃時,我們還能夠從他們的分享里找到自己的靈感,再一次確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尼采不是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夠忍受任何一種孤獨。”
我想說: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忍受任何人異樣的眼光,接受任何的挑戰和折騰。
02
2018年12月30日,十二月的倒數第二天,周末我在圖書館寫完了今年的最后一篇文章。
未來會很美,因為過去很扎實。
今年的日記手賬本,只有最后一頁未寫滿,這宏大又平凡的一年,365日的每天,翩翩文字在起舞,粗略一算今年手寫的記錄應該超過20萬字了吧。
2018年的第一天,與朋友一家在雪山在草原迎接新年;2018年的最后一天,與一群人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鷓鴣山上看雪跨年。生活處處都充滿著儀式,勢必要認真交接,對過去說聲辛苦,對未來說聲你好。
就像故事里的一篇文章,首尾段前后呼應,點明主題,落下精彩帷幕,感恩2018,感謝自己。
雖然白天因為生理痛沒有滑成雪,但得有朋友陪伴,晚上恢復精力,在藏族客棧,圍爐夜話,分享我的分享。
2018年的最后一天,總結我的2018。我分享了2018年所做過的有意義的事情,寫完了2018年日記手賬本上的最后一個字。他們說我是當晚的BBking,其實哪里是我講得好,而是我堅持了別人沒有堅持做好的事情。
在爐火燃燒的大廳里,喝著藏家茶圍爐夜話,大家都開開心心的。2019年到來的那個零點,我們大家對著蛋糕閉上眼睛許愿,只許一個愿,只愿今年能成功地完成這個核心的微夢想。
以前對著蛋糕都是唱著《生日快樂歌》,而我們這次一起唱著“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福大家新年好……”
新的一年,你好。站在2019的起點,依然懷揣著滿腔的熱血,像年少時那樣不曾有過的改變。站在2019的起點,仿佛可以看到那個期待的未來,或是說那個努力過后的未來。
長路浩浩蕩蕩,萬事盡可期待。
有時候,你好像就是有一種清晰的本領,就是能夠看到未來你希望成為的樣子。而你知道,你將努力地到達那個理想的狀態。
因為,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堅持創造自己喜歡的樣子,就會被生活逼迫成為自己不喜歡的樣子,那樣的應付比現在勇敢地突破要艱難得多。
03
2019年1月1日,記得零點時對著蛋糕許下的愿望,記得晚上的圍爐夜話,記得早上雪山上的無邊溫泉美得不像話。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沒有泡成溫泉,但雪山上的溫泉足以賞心悅目。
他人都在愉快地泡溫泉,而我也認真地坐在溫泉邊交接了2018、2019的兩個本子,溫泉在腳邊流淌,我埋頭做手賬。吸引了兩位工作人員上來問我要微信,還有一位爸爸披著浴巾經過,對著兒子說:
“你看那位同學好認真,泡溫泉還不忘做作業。”
雪山之行后,回到自己平日的生活里,不逃避現實的世界,胸中也藏有一個詩意開闊的世界。該做什么,繼續認真地去做。既然選擇了現在的生活,就不回頭地把現在努力過好。
要告別的,我們都應該好好地與之告別,不管是人,還是日子。
你真的不能只做一個只說不做的大人了,你真的不能再應付自己不喜歡的生活了,努力去創造吧。
我希望我的2019年,依然是主動去創造的一年。不再那么被動,不再那么等待,未來想要的未來現在就到來。
我喜歡的這句話,真的很有激勵作用:
“幸福的每一個瞬間,都是由自己主動去推動的。猶如小時候看見地球儀,會不自覺去轉動一樣。”
我早已寫下三個最想實現的愿望清單,不必寫那么多,如果三項完成那其余的夢想都會因此而不期而至。
拿著一顆勢必要實現的心,努力地、用心地認真生活。
我有著堅定的信念,我不辜負生活,生活也不會徒然辜負我。
能給予自己幸福生活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用心寫作,持續更新,原創不易,轉載聯系作者本人。
歡迎關注同名公號“柯錦川”,如果對你有啟發,評論轉發都歡迎。
往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