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并沒有幼小銜接的說法,但是有學前班之說。
學前班,顧名思義,上學之前的班,主要是讓學齡前的孩子適應一下正規學校的氛圍,至于知識方面的學習只是附帶,也不作要求。
現在幼兒園已經成了必須,孩子上學的年齡足足提前了三年。不僅有了幼小銜接,甚至嬰幼銜接都已經出現了,孩子們被知識包圍的年齡越來越提前。
言歸正傳,孩子之所以滿了六歲才上小學,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孩子在六歲以后才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無論是體能還是心理上。新中國成立之后,曾有滿七歲及滿五歲上學的規定,這么多年過去了,最終定格在六歲,不是沒有道理的。
幼小銜接最主要銜接的應該是孩子的心理及習慣,而絕不是以知識為主。幼兒園的學習與小學的學習有著很本質的區別,老師不再照顧學生,課堂不再隨意,孩子們一切需要自主安排。添加衣服、喝水拉尿、洗手吃飯,都是孩子們自己決定,不會再有統一的安排。孩子們需要更強的自主意識、更高的自理能力以及自律自控的能力。
如果平時家長能像教孩子說話一樣,有意識的教孩子一點拼音、加減法之類的,讓孩子在娛樂的過程中慢慢掌握一點點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其實孩子并不需要上專門的幼小銜接課程。
當孩子進幼兒園期間,孩子都會有些不適應。同理,孩子進入小學初期也可能出現不適應。家長應根據孩子的適應情況給予孩子相應的過度安排。
我兒子在讀幼兒園之前沒有早教,一個星期就適應了幼兒園,老師說入園第二天就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他在上幼兒園之前,能獨立進食,大小便會示意,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愿,我也有意識對他進行了這些訓練。現在孩子讀中班,同樣我對他提高了要求,也開始偶爾讓他學習拼音和算術。
當我知道了幼小銜接的課程安排時,我便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正式的課程。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我也沒有上班,不如自己教孩子一點知識,讓孩子在幼兒園再快樂一年。
ps:其實說起來幼兒園的學費比幼小銜接還要貴那么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