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工作,我做過兩年采購,當時有人問起做什么工作時,聽說我是采購,無一例外的必然有人贊嘆:“采購是個好工作啊!”
是的,我也一直覺得采購做好了是一份好工作,雖然現在陰差陽錯的沒有做采購。我覺得它是份好工作,是因為采購能夠改變我的膽怯性格,直面供應商談判;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情商,應變能力;學習到了職場社交禮儀;喜歡幾經波折后簽到合同的喜悅。所以我認為采購于我的職場成長來說,是份好工作,而不是他們所指的“好”。沒有在這個位置上,不會明白這個職業的實質。
后來想到了一句話:屁股決定思維!——你的屁股沒有坐在那個位置上,沒有干過那個崗位的活,那就永遠不能明白其中的艱辛和挑戰。那么,我想對屁股決定思維談談自己的看法:
位置決定思考方式
身在什么樣的位置,久而久之,就會對事物看法不一樣。我覺得職場中,于老板或者高層來說,所做出的決定是因為他們最了解公司運營情況,從資歷,閱歷,年齡方面都是類似于我這種職場小白不能懂得,但是可以換種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你會怎么處理這件事情,如果這么做,會對公司造成什么影響。有時,聽同事八卦閑聊,公司最近如何如何,聽說又招了新人,可是這個崗位需要那么多人嗎?領導為什么要有這樣的決定,這個決定引申的更大工作量,里里外外最后都會被上級領導挨罵?做基層的常常羨慕高層工作舒適且安逸,高層們又會覺得基層的工作辛苦但不勞心;再比如,父母教育我們,經常會有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你要聽我們的話,我們是過來人,是希望你以后不要走我們的老路......”不能說要完全的聽從父母的意見,我不贊成完全做個乖小孩,聽父母的建議,但是有些亙古不變的道理,無論多久還是那么個理,父母總歸經歷的比我們多,聽聽也是好的。位置決定不同的思維層面。
視野決定高度
在《開講啦》劉強東那一期中,真正的了解到他的人生軌跡。
劉強東是在蘇北農村長大的,他經歷過貧窮的日子,在當時他的年代,最好的學校,不是上高中、也不是考大學,所以,農村的孩子最好的學校是考中專和中師。如果從中學考到當地的商校,出來就是供銷社工作,在當時,那是件很牛的事情。而劉強東上初中的時候,我發誓我一定要去中國只有兩個城市上學,就(是)北京和上海,后來是因為一個偶然的“離家出走”改變了他的想法,他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見到南京金陵大廈是整個江蘇最高的建筑,他覺得自己跟這世界上有差距,在沒有離開農村之前,都覺得世界上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但到了外面世界,才發現差距太大了,不是差一點點。后來決定了他在大城市讀書,在北京創業。眼界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
曾經的劉強東因為“離家出走”的那一次,給了他小小的改變,世界如此不同。今天,他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優秀企業家,思維方式一定跟當時的自己是不一樣的。
腦袋規劃屁股的目標走向
屁股和腦袋應該也是兩個相互決定的維度吧我覺得。就好比馬云,沒有他的智商,怎么決定有今天的地位。再比如我經常學習的網絡答咖“三公子”,她是我們普通人當中的優秀者,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尋找自己的樂趣,學習理財,寫作出書,旅游健身,做公眾號。當初的她也是小白,如果不是腦袋比別人先有些領會,多了些思考,怎么會決定有今天的位置呢?腦袋可以決定屁股坐在哪里,有頭腦的人,可以基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獲自己所代表的組織的判斷與決策,這樣的人應當賦予更高的信息權限,以便做出更大價值。
所以,屁股和腦袋是不同維度的相互決定吧,屁股決定思維,腦袋規劃屁股的目標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