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因為一家咖啡館,愛上一座城?
反正我會。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去探訪當地的特色咖啡館,總是必備行程。一家有趣的咖啡館,不僅能體現咖啡師的奇思妙想,更能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過去的日子,為了尋找全世界的好咖啡,企鵝咖啡組踏上了以咖啡為名的尋豆之旅:除了上海、北京、廣州,我們還去了香港、東京、洛杉磯、倫敦和米蘭,跑了近300家咖啡館,喝了超過1000杯咖啡,撰寫了一系列靠譜的咖啡地圖。
今年,我們先從企鵝的大本營——上海開始,回訪之前推薦的店鋪,也陸陸續續跑了一圈新店。特此奉上一張2017不完全咖啡地圖-上海篇!(跑店的速度遠趕不上開新店的速度,歡迎和??君一起繼續刷店。)
開心的是,無論繁華的商圈還是樸素的社區,我們最終找到了令人感動的那杯咖啡。以下誠意推薦其中3家近期最難忘的咖啡館。
大好春光將至,一起去喝咖啡吧!
ps.企鵝吃喝指南微信后臺回復關鍵字“上海咖啡館”即可獲得咖啡地圖清單。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使用這張清單,我們把店鋪按照商圈和軌交線路進行了分類,并附上店鋪的地址/營業時間。保存在手機里即可查看。
1 | Narrow Gate
滴水穿石式的熏陶
培養日久生情的咖啡迷
地址:山東中路85號
營業時間:全年無休
夏令時:7:30—20:00
冬令時:7:30—18:30
街角迎風口,與周邊小吃檔、雜貨鋪、五金店共同生長的一家社區咖啡館。沒有華麗的裝修,也沒有高大上的機器,只有忙碌的咖啡師,和寒風中裊裊升起的咖啡香。
到的時候,我們已經奔波了一整天(也喝了很多很多杯咖啡),要了一杯拿鐵和耶加雪菲,打算喝完就回。等待的過程中,看老板一絲不茍地用開水溫熱外帶杯,細節加分。
拿鐵,溫暖,甜感好,牛奶和咖啡充分融合。水洗耶加雪菲,清晰的風味不假思索地從腦海里蹦出來:柑橘、花香、紅薯......比起那些動輒幾十大洋一杯卻表現平淡的手沖,這杯實在品質感人,干凈,典型風味明顯。
半年以來,老板始終以平易近人的價格和用心的出杯,感染著周圍客人。這間不起眼的小鋪,沒有任何宣傳,卻能吸引不少回頭客每天來喝上一杯。
忙起來,往往是一排濾杯齊齊上陣,這對出品速度和穩定性都是極大的考驗。咖啡師常常思考如何根據豆子差異,口味喜好等等因素調整方法,胸有成竹地應對每一次沖煮。
平價又美味,靠手藝贏得尊重,連結起和睦的鄰里關系,這才是我心目中溫暖的社區咖啡館。
做咖啡的人,負手而立,緩緩注水,享受著片刻的全情投入。而好喝的咖啡能夠讓客人開心,自己也不斷收獲認可和感動,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2 | Plubowling
循著咖啡香
迷失在地下的奇妙王國
地址:康定路1590號B1地下一層
營業時間:12:00—18:00
如同電影開頭一般,我們在一片再普通不過的街區中尋找號牌,滿懷忐忑和疑惑,乘坐電梯到了地下一層。
穿過走廊,突然眼前一亮,大型仙人掌、造型特異的雕像,仿佛愛麗絲迷失在奇幻的地下宮殿。里面陳列著各式古董家具、主理人從世界各地淘來的復古小物、道具、雜志等等,或錯落擺放,或打造成一個獨立空間,偶有綠植和干花點綴其中。
每個角落都自成一景,展現著不同的審美喜好。
一樓主要是貨架和家具展示區,還有幾個半層的區域。整體空間超大,移步異景,四五千件藏品,可以盡情探索。
與其說這里是一個咖啡館,我更想稱它為自帶好咖啡的私人博物館。
主理人是個愛攝影的姑娘,做得一手好設計,同時也是擁有5年經驗的咖啡師。咖啡之于她,已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吧臺布置得很有意思,道具蛋糕正兒八經地擺在臺子上,面包杯墊煞有介事地放在烤箱里,時鐘和植物倒映在墻面,虛虛實實,巧妙融合。
目前這里主要供應手沖咖啡(暫無意式),豆子隨著季節變化。喝了哥倫比亞小圓豆,順滑、飽滿、清甜。
“面包......會有的,愛情......也會有的,但好咖啡是肯定有的。”我們邊談笑邊互相調侃道。
“帶你們去看最近的畫展吧!”
有一個獨立區域被保留下來,偶爾辦些小型展覽。純白空間,波浪形天花板,整體高度很低,是為了讓前來觀看的人能夠俯下身耐心細致地欣賞藝術。
目前在展出的是一位藝術家朋友的絲網版畫,題材涉獵廣泛,畫面細膩安靜,讓大家重新認識身邊的石材、植物,甚至是遠古的浮游生物。
每次離開都念念不忘,實在太喜歡這里了!
3 | Blacksheep Espresso
當espresso也能選擇口味
你想要黑巧克力、小番茄還是奶油葡萄干
地址:建國中路169-4號
營業時間:8:00—17:00
前后去了好幾次,soe的奶咖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喝了日曬-埃塞俄比亞,這類風味較突出的豆子很多咖啡館都在使用(但也很容易踩雷),在這里,每次都是驚喜吧!
插播咖啡小知識:近幾年,隨著精品咖啡意識的崛起,精品咖啡的推廣者們開始思考著使用單一產地來源的咖啡、稍淺的烘焙來呈現意式濃縮咖啡,我們將這樣的做法稱作S.O.E(single origin espresso)。
為了呈現最好的風味,他們為每支豆子都訂制了“萃取方案”。
點單時,咖啡師會用淺顯的方式引導客人:“喜歡黑巧克力、小番茄還是奶油葡萄干?”讓客人選擇喜歡的風味后,再開始制作。據客人們反映,喝起來的確感受到了期待中的風味。
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soe,有可能不容易被顧客接受”的時候,老板解釋道:奶咖始終是大眾最容易接受的咖啡飲品。而一支出色的soe,經過科學嚴謹的萃取,往往比一般的意式拼配風味表現更突出。
哪怕是初識咖啡的愛好者,也能感知這樣明顯的變化,甚至因此對原先熟悉的咖啡味道有所改觀。
回想你的第一杯啟蒙咖啡,第一口精釀啤酒,第一支入門葡萄酒。再多的文字解釋,都不如親身感受來得直接啊!
咖啡館,不僅僅是好咖啡的載體,大概也需要身體力行地幫助大家走出勇于嘗試的第一步吧。
* * *
開一家有故事的咖啡館,或許是不少人心底多年的向往。
但開店容易守店難,穩定出品的背后,意味著長久的堅持,自律,和永不能停下前進腳步的決心。
幸而在上海這樣快節奏的城市,我們還能遇到一群認真的咖啡師,能夠耐下心來,把小小一方天地,打磨成他們心中應有的模樣。這樣的咖啡館,就像個恒久穩定的熱源,日復一日地沖煮出好喝的咖啡,去溫暖到訪的每一位客人。
而能生活在這座城市里,每天乘著薄暖暉光,穿過梧桐密布的小路,在街角咖啡館點一杯拿鐵,入口是安心不變的熟悉味道,恰足以開啟元氣滿滿的清晨,這便是我愛上海的一萬個理由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