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普洱茶知識,看完記住你就是茶神!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茶是原產于滇南、滇西瀾滄江流域,以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氣蒸壓制成型的各種緊壓茶,經一定時間貯存演變而成;或以云南大葉種茶曬青毛茶為原料,經人工后發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緊茶和普洱散茶。

什么是生茶?

云南生長的大葉種茶葉經過日凋(曬青)直接壓成餅、沱、磚,稱為生餅、生沱、生磚。不壓制的就叫毛茶。

什么是熟茶?

云南生長的大葉種茶葉經過日凋(曬青)再經過發水渥堆最后壓制成型,稱為熟餅,熟沱、熟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何區分生熟普洱茶?

區分生熟普洱茶方法很多,一般從外觀方面,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顏色是墨綠色,熟普洱是深褐色,其次是聞氣味,生普洱聞起來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聞起來有股陳香味,最后是湯色,生普洱湯色是桔黃色,熟普洱是褐紅色、暗栗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茶屬于哪類茶?

普洱茶既不屬于黑茶也不屬于紅茶。因為普洱茶的制作工藝和本質特點與六大茶類各不相同,所以云南茶葉協會向中國茶葉界呼吁,并將認真同全國專家學者商榷:將云南普洱茶稱為再加工特種茶,重新排列其在中國茶譜中的位置。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什么是曬青和烘青,他們有什么區別??

鮮茶葉采摘回家后經炒青、揉捻、攤涼在竹席上在太陽底下自然曬干稱曬青毛茶,它可以長期存放。將鮮茶葉采摘回來后,用烘干機進行脫水干燥后出現高香味的茶葉稱為烘青,它有保質期,不可長期存放。簡單說,曬青是普洱茶工藝,烘青是綠茶工藝。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茶如何分級,等級高低有什么區別?

普洱茶分為高、中、低檔。高級散茶分為:宮廷、禮茶、特級、一級到五級是中等級,六到十級是低等級的散茶。普洱茶碎分為高檔、中檔、低檔茶碎。分級時,級別高的芽多,級別低的也多梗多。

是不是級別越高品質越好呢?No,級別越高只代表茶菁很嫩,和品質并無多大關系。

什么是干倉、濕倉普洱,有何區別?

將普洱茶存放在相對濕度在80%以下的倉庫里,讓其緩慢自然陳化,轉化為“陳香”品質,這種茶葉習慣稱之為“干倉普洱茶”。而“濕倉普洱茶”是將普洱茶放入相對濕度在80%以上的濕倉庫里,使其快速轉化,但在轉化的過程中會發生霉變的普洱茶,稱為“濕倉普洱”。干倉陳化,才能越陳越香,有不良商家用濕倉茶冒充陳年干倉茶。

選購普洱茶應注意什么?

四大要決——

一是清:聞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雜味;

二是純:辨其色;茶色如棗,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倉,不可位潮濕;

四是氣:品其湯;口味溫和,不可味雜陳。

六不要——

不要以錯誤年代為標簽;

不要以偽造包裝為依據;

不要以深淺色為借口;

不要以添加味道為假象;

不要以樹齡為考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何存放普洱茶?

如果存放緊壓茶,不要拆包裝,如果是散茶建議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其次是環境要清潔衛生,無雜味、穩定的溫度與濕度,不要見光。簡單講,就是“干燥通風無異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普洱茶作用很多,降脂減肥、美容養顏、醒酒、防輻射抗衰老、護齒、明目,養胃護胃等。

普洱茶怎么沖泡?

普洱茶沖泡很講究,一般來說,紫砂壺為上,紫砂壺能給普洱茶加分。而蓋碗更便于鑒賞普洱茶,在辦公室沖泡可以用飄逸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術語一覽」

觀形狀——

顯毫:茸毛含量特別多

勻凈:勻整,不含梗樸及其他夾雜物

緊實:松緊適中,身骨較重實

肥壯:芽葉肥嫩身骨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湯色——

清澈:清凈、透明、光亮、無沉淀物

鮮艷:鮮明艷麗,清澈明亮

深:茶湯顏色深

淺:茶湯色淺似水

明亮:茶湯清凈透明

混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湯中沉于碗底的物質

圖片發自簡書App

聞香氣——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純正:茶香不高不低,純凈正常

平正:較低,但無異雜氣

鈍濁:滯鈍不爽

青味:似青草或青葉之氣味;炒(蒸)菁不足,或發酵不足,均帶青味

高火:微帶烤黃的鍋巴或焦糖氣

陳氣:茶葉陳化的氣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品口感——

回甘:回味較佳,略有甜感

濃厚:茶湯味厚,刺激性強

醇厚:爽適甘厚,有刺激性

濃醇:濃爽適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濃厚弱而比醇厚強

醇正:清爽正常,略帶甜

醇和:醇而平和,帶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強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無味

澀:茶湯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覺

青澀:澀而帶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湯入口不爽,帶有蒸熟或悶熟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葉底——

肥厚:芽頭肥壯,葉肉肥厚,葉脈不露

開展:葉張展開,葉質柔軟

鮮亮:鮮艷明亮

暗雜:葉色暗沉、老嫩不一

焦斑:葉張邊緣、葉面或葉背有局部黑色或黃色燒傷斑痕

霸氣:指的是它的茶氣足,苦澀雖重但回甘和生津也快

圖片發自簡書App

鑒年代——

內飛:壓在茶餅正面內的那張小紙。一般印有生產廠家及生產廠家徽記

內票:包在綿紙內的大一點的那張。一般印有該茶的介紹、生產廠家

支飛:普洱餅茶一般7餅包為一筒,12筒包為一籃。稱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嘜號、重量、生產廠家、出廠日期的那張紙

喬木型茶樹:有明顯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樹高在3~5米以上

灌木型茶樹:沒有明顯主干,分枝較密,多近地面處,樹冠短小,通常為1.5~3米

半喬木型茶樹:在樹高和分枝上都介于喬木型茶樹與灌木型茶樹之間

明前茶:在清明節前采摘的春茶

雨前茶:在谷雨節前采摘的春茶

山頭:大家也一定有看到說這茶是班章的,或者易武的,或者景邁的等等,這些都是指茶葉原料的出產山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

特殊茶——

茶頭:在渥堆的過程中,因為果膠含量比較多,所以凝在一起。不是茶頭都好喝。茶頭很耐泡,泡個30來泡沒問題。一般來說茶頭最好用煮的,可以把果膠慢慢的煮開來

撒面:簡單講就是為使茶餅、茶磚、沱等的賣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層等級較高的茶葉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如果內部是8級料,撒面是6級料,那這餅茶的平均料就是7級了。不過有撒面不代表就是不好

紫芽茶:紫芽茶是由于葉片長時間受紫外線照射,花青素含量過高產生的變異。芽葉一般呈紫色

一口料:是指茶餅的原料不分面、心、底料,里外一致。但要說明的是一口料不一定是純料

茶膏:以前是進貢給皇帝喝的。最古老的制作方法就是一直熬煮茶葉,然后再加入特定的物質使茶凝固成膏狀。飲用時從茶膏上刮下少許,然后用熱水化開即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