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有個女孩兒,叫涓兒。
她很愛笑,臉上常掛著月牙般的笑,上學遲到在教室門口氣喘吁吁地叫著報告,老師沒有回應,她就沖著老師笑,笑著笑著老師便讓她進門了。走進教室又咧著嘴和她的同桌笑,她的同桌呀,也和她一起笑。
? 涓兒是個扎著羊角辮的女孩兒,臉粉紅紅的,頭上綁著紅絲帶,同桌悄悄地問她:“涓兒,你為什么要綁紅色絲帶?為了辟邪嗎?”“才不是呢!”,涓兒露出月牙說到,“我喜歡紅色呀!”涓兒的同桌呀,是個膽小的女孩兒,不敢在人前說話,一說話臉就變得很紅很紅。因此她很害怕和人說話,但是涓兒笑著說我喜歡紅色呀。從此,她倆成了好朋友。
? 班上的同學給涓兒和她的同桌取了個外號——牛皮糖,因為她倆總是形影不離像牛皮糖一樣粘著。上廁所一起去,逛小賣部一起去,寫作業要一起寫,上課回答問題也要一起。
有一次同桌被班上男同學欺負,涓兒二話不說拿起教室的掃帚朝他們揮去,那一刻,她雙手護住同桌,像一個勇猛的女俠,自帶光環。
? 同桌很不樂意,她覺得牛皮糖太難聽了,涓兒很開心,她說我喜歡吃牛皮糖呀!哎,同桌拿涓兒真沒有辦法,這世上有什么是涓兒不喜歡的嗎?
有嗎?有啊。涓兒的媽媽來看涓兒的時候,涓兒跑到老師辦公室躲著,起初大家以為她去請教問題,但連同桌也不知道的是涓兒是在躲她媽媽,老師很奇怪啊便要她回教室去,涓兒走了后跑到廁所里去躲,最終她媽媽找到廁所。“對不起,涓兒,我來看看你。”涓兒媽媽說第一句時已經哽咽了,我們很茫然。茫然地望著哭泣的涓兒媽,茫然地望著皺著眉頭不再笑的涓兒。她一動不動,鞋與地仿佛連為一體,涓兒媽媽給她錢,涓兒使勁地搖頭。后來怎樣,我已不記得了。
? 那件事情過后,大家都不敢和涓兒說話,每個人心里都很清楚涓兒與她媽媽關系很不好,從那之后,涓兒不再是那個愛笑的姑娘了。
? 但她對同學還是很溫柔,只是上課時間突然哭泣,無聲的抽泣,這一切只有同桌知道。同桌是個膽小的人,但她鼓足了勇氣去問班主任關于涓兒的事情,班主任說,涓兒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涓兒的爸爸有了新老婆,不再關心涓兒,涓兒就這樣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成長。知道這一切后,同桌想起那個為她出頭的涓兒,那個對她笑對她撒嬌對她好的涓兒,那個拉著她的手一起給她加油打氣的涓兒……可是,一切都是那么突然,兩天后,涓兒轉學了,她的媽媽要帶她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母愛。那時,同桌還沒有機會抱抱涓兒,和她說聲謝謝,說聲再見。
? 平靜的日子里總會想起涓兒,那個笑容能進入你心中的女孩,小時候的分別常常在長大后不知所措,那時我們一起去老奶奶家看小兔子,一起去老街買貼紙,一起去郊游,一起分享彼此的快樂。有時我常常回想
? 那個同桌呀,再也找不著涓兒了……涓兒還會記得同桌嗎?我不知道,但同桌一直在找記憶中的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