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國留學之前,我其實對節假日沒什么太大的感覺,只是覺得又可以放假玩了,過節的習俗就像是走個過程。今年是我過得第十九個中秋節了,也是我在國外度過的第四個中秋節。出國了之后我才體會到什么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國內過節的時候基本都是跟著家里面的習俗不知不覺就過了,很多節日是為了慶祝團圓那個時候也體會不到,畢竟每周都和家里面的人在一起嘛。出門在外就是孤身一人,很多時候只有靠自己,我現在也是一個成年人了,我也漸漸明白了什么事情是應該不依靠任何人由自己來做的,什么事情是我現在必須做的,什么事情是我需要為家人,為朋友做的。
今天下午在荷蘭的一個朋友給我送了四個自己做的鮮肉月餅,雖然我現在不想吃肉,不過因為抵擋不住她的好意,嘗了一個,味道很不錯。肉月餅我還是第一次吃,在重慶幾乎都沒見過肉月餅,一般我吃的都是蛋黃蓮蓉月餅。肉月餅和蛋黃蓮蓉月餅還是明顯不同的,一個是咸的一個是甜的,肉月餅吃起來沒有蛋黃蓮蓉月餅那么甜膩。在國外能夠在中秋節吃上朋友做的鮮肉月餅還是很感動,很感謝她坐這么久的電車給我送過來。
在這個時候就會想要去懷念以前在國內的時候過中秋節那段時間,想起來就會覺得心里面暖暖的,不過有一絲傷感。我記得初中和小學的時候每年快到中秋節的時候我爸的同事就會送很多精美包裝的月餅來,每次都能夠收到一堆月餅,各式各樣的都有,到最后怎么吃都吃不完。那個時候我中秋節的樂趣之一就是拆開月餅盒,看每個月餅的包裝,找自己喜歡的味道。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的月餅之后就拿出來放在廚房的桌子上,然后把剩下的再放回去。到了新的月餅盒之后又繼續拆,品味自己喜歡的月餅,還有自己從沒嘗試過的月餅。長大之后吃月餅的欲望倒是沒那么強了,畢竟吃了一個就覺得很膩了。我記得我以前特別喜歡吃又甜又膩的東西,而且還能吃很多,不過到美國之后我的口味就發生變化了,首先是漸漸的不能吃辣了,這點作為重慶人還是挺無奈的;接著是討厭吃芝士了,發現自己有乳糖不耐受,也終于解釋了為什么我一直不喜歡喝牛奶;最后是不怎么能吃甜的東西了,吃多了就會覺得惡心想吐,可能是因為美國什么吃的都是甜的,天天吃吃膩了吧。
在這邊也已經一個多月吃不到重慶的辛辣火鍋,四姨的霉豆腐和陰米稀飯了。人總是這個樣子,吃得到很多東西的時候不想吃,等到吃不到的時候才會想吃。當你想要的東西就在你身邊,你隨時都拿得到的時候,你反而不想要了;而當你想要的東西離你很遠,你怎么也拿不到的時候,你反而越來越想要了。人的這個心理也挺奇妙的,不過也正是在體會到拿不到的痛苦之后,才會懂得珍惜你想要的事物在就在你身邊的時候。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中秋節快樂了~這一年還有兩個月就結束了,很快又將迎來新的一年。
Pg. 49 《論語|辜鴻銘》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Pg. 49《好好學習》"反思:提升知識掌握的層次"
每日記錄
起床時間:早上9點
自主學習總時間:6小時
游戲總時間:20分鐘
每日計劃完成度: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