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學還沒有擺脫放假模式,周末晚上還是很難以早點入睡,每天晚上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玩夠了,催幾遍才能上床睡覺。
周六晚上,說睡不著,不停地要求聊天。談到了一位學習非常好的女同學,她的媽媽脾氣暴躁,一次在公眾場合用高跟鞋打她,在家也用棍子打她。我問媽媽這樣做對同學有影響嗎?兒子說應該沒有影響吧,同學說現在很少打她了。想到過去,我脾氣也是暴躁,沒有耐心,稍有不如意,尤其學習上對他要求嚴格,達不到要求就會吵他打他。
提到過去,我很是自責,也多次在他面前表露過,但沒有說過自己小時候的情況,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聊聊。記得小時候,爺爺天天在地里忙著農活,回家看到我們兄弟不滿意的地方,就會讓我們罰跪或者打我們,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爺爺在他年老的時候曾經說過,最對不起的就是打孩子。現在我明白了爺爺這句話的含義。
“你是最小的也罰跪挨打嗎”?兒子問。
“當然了,只不過我可能要少一點。那個時代不懂得教育,可能打罵就是他們唯一的方式,我理解他,不責怪爺爺”。
“你說這個什么意思呢?是要我原諒你嗎”?兒子又問。我明白兒子應該是原諒我了,只不過心理還是有結的。
“我只是說事實,我沒想到過要求你原諒,我只是對過去的事內疚,覺得對不起你,每次情緒來的時候不增控制自己,深深自責啊”!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確實很大,其實爺爺是很愛我的,只不過表達方式上在當時讓我們難以接受而已。我接著說:“在我上班的第一年假期,因為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熱鬧生活,老家的清凈我反而受不了,在家里待幾天就待不下去了。勉強待了一個周后,就決定返回城市。那天走的時候,爺爺跟我一起送我,當我從山頂走到山腳下大約一千多米后,一扭頭看到爺爺一直望著我,在那個地方沒有動。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一路跑著離開了爺爺的視線”。
“那你為什么不再回去呢”?兒子說。
“既然已經走了,哪會再回去!那時我才突然發現爺爺對我的好。現在我也理解和明白爺爺那個年代的教育方式”。
兒子若有所思,我不需要再多說什么,就這樣我們帶著回憶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