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譽為日本生活美學大師的松浦彌太郎是我最愛的作家之一。
認識他,是考研塵埃落幕的那年暑假,在學校一樓閱覽室閑逛時無意中偶遇的。
他是《生活手拈》總編輯,也是書商、作家。
在日本,開設了專屬于自己的二手書店,他同時還出版了多本暢銷書籍:《新100個基本自我更新指南》、《100個基本》(松浦彌太郎的人生信條)、“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筆記”三部曲、《做王子,也做乞丐:松浦彌太郎的理想生活》等等。
他的書籍文字恬然雋淡,清新通俗,就好像一個謙虛的前輩在溫煦地和你聊著天,娓娓道來一些他一路走來的人生信條。
這些人生信條讓你聽來如沐春風,不僅感覺不到聒噪與厭煩,反而有一種尋到一處寶藏,想要一門心思往最深處探秘的驚喜。
我的腦海里始終留存著這樣一幕場景:
夏日天空澄澈明朗,背著單肩包,捧著他的書,小小的,方方的,坐在公交站臺的天藍色凳子上,一邊看書,一邊等公交車來。
上車時,聽他語言淺淡地對我絮叨他年輕時的人生歷程:叛逆、逃學、愛撒謊、不討人喜歡。
下車時,聽他凝練地教導一路走來的人生哲理,如清水一般緩緩流入人心。
此時的他,成為了一位謙卑有禮、愛生活、懂生活的美學大師,用他清新雋永的人生信條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讀者,包括我。
那時,每看完一本他的書,我總會在筆記本上摘抄下打動我心的句子。
2.
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中,他寫道:
不知如何相處的對象,就主動向對方搭話吧。沒有人會拒絕想要親近自己的人。
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操練好基本中的基本,人自然就會有自信。
逆風強的時候,更要有自己在前進的真實感。
人不是靠你做了什么,從事什么工作,做出什么東西來決定的。關鍵在于,你給予了別人多少。
認真地看待每段關系,就不需要過多的朋友和物品。
用照料不會說話的植物的細膩心思,來揣摩對方的感受吧。
唯有擁有在黑暗中也能一個人毅然決然行走的力量,我們才能與擦身而過的他人構筑深刻的聯系。
尋常小事用心做好,就成了特別的事。
在《嶄新的理所當然》中,他寫道:
人行善會分功德和福德。
功德是一種完全不求回報的無償行為,福德則相反。收取與商品等值的金錢,以及世上所有的工作,都是福德。
麻煩的人際關系之中都潛藏著閃閃發光的寶石。
笨拙一點沒關系,專注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個性。
不可以拋下自己堅持的事情。
3.
在《新100個基本自我更新指南》中,他寫道:
看似簡單的事,才是最難的。
一味追求回報的行為是錯誤的,無欲無求,積極付出后孕育的強大力量才是讓每件事成功的要點。
思考那些看不見的努力和奮斗,這才是學習的原點。
比起展現在眼前的妖嬈花朵,與大地相連的花根,才是隱藏諸多秘密的地方。
如能養成深挖的習慣,不僅智慧越積越多,還能與他人建立豐富的人際關系。
在《100個基本》中,他還寫道:
交流的目的,是為傳達愛愿。
對工作的愛愿,對他人的愛愿,對物的愛愿,對項目的愛愿。
不要忘記交流的目的是傳達愛愿。
我們要成為什么都能思考的人,而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人。
只要不抱著“算了,就這樣吧”的心態,就能向更深更遠的地方冒險。
堅信的事情,認準的事情,無論發生什么都要貫徹始終。
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能沒有無視周圍一切的勇氣。
迷失的時候,選擇更艱辛的那條路。
愈是不會示人的東西愈要用得好,這會令我們的心靈更加豐富。
沒有必要全身心都散發出“絕不放棄”的氣勢,只要安靜地守護著這“不放棄”的火苗。即便周圍的人都認為你已經放棄,也繼續堅持思考吧。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一定都有解決方法。
這是距離今天快兩年摘抄在筆記本上的一句句語錄,如今再翻看出來,竟發現其中很多的信條已經慢慢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為指導生活的一盞光芒。
也許,這就是偶像的力量——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4.
最近看了一部同樣主題的電影《朱莉與朱莉婭》。
這是兩個女人不同卻相似的人生,因為美食產生交集以及相隨一生的緣分。
她們是出生于不同時代,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兩個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見過面。
但朱莉婭對美食的執著與熱愛,以及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卻感染了后輩朱莉,無形中成為她度過而立之年的指路人。
朱莉是美國政府的一位普通雇員,在日日格子間的工作中,她感到無聊與力不從心。每天下班后的烹飪是唯一讓她感覺生活美妙的時刻。
她也有面對三十而立的焦慮,特別是昔日朋友一個個在職場上如魚得水,而反觀自己仿佛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她從小到大沒有什么堅持做成的事情,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些什么來試圖讓自己的生活有那么一些不一樣。
她選擇了美食烹飪,用365天完成鼎鼎大名的美食家朱莉婭的《精通烹飪法國菜的藝術》中的 324份食譜,并且將過程的感悟分享在博客上。
這一開端,促就了她與朱莉婭之間的緣分。在閱讀朱莉婭的美食著作以及了解其一系列家庭生活中,她以美食烹飪為媒介,逐漸深入到朱莉婭的生活中,探尋她的一切,熟知她的一切,并將她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做對比。
正如她在博客里寫的:
“我一直在對比朱莉婭和我的生活,她是一個在政府工作的秘書,我也是。
我們都嫁給了一個非常好的男人,我們都曾迷失,又都因為美食而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
我們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是朱莉婭。
朱莉婭永遠不會因為燒沸了東西,做壞了飯,或者打碎了盤子,就發脾氣。
我敢肯定,她絕對不會糟糕的對待她的丈夫。
她也不會,像我一樣表現出誰有時間來照顧婚后生活,我為我的行為而感到抱歉。
我希望我能更像她,她值得她的丈夫的疼愛,而我不。
這是事實,至少現在是。”
5.
在完成許諾下的一年烹飪美食目標的同時,她也在一步步接近偶像的世界,去思索,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去成為她理想中的偶像的模樣:永遠樂觀,永遠善解人意,永遠在追求熱愛的事,從不妥協,從不放棄。
一年365天,324份食譜,她無一缺漏的完成了。
與此同時帶給她的,是家庭生活的美滿。她理解了婚姻的意義,深悟到了愛人對自己的重要性。
她對丈夫告白道:“艾瑞克,沒有你的支持,我永遠也不會做到這一天,就像保羅說給朱莉婭的那句話一樣,你是我生命中的氧氣,那個最重要的人。”
她像朱莉婭一樣,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并在這個堅守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于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書籍,和丈夫依舊住在皇后街區,但他們已經搬離披薩店的閣樓。
朱莉現在是一名作家,她的書還被拍成了電影。
她的偶像朱莉婭,在一生中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了畢生向往的職業——美食家。并遵循寫書初衷:寫一本教美國女性做法國菜的食譜,出版了書籍《精通烹飪法國菜的藝術》。
她也許不知道,朱莉因為這本書開啟了與她之間的緣分,成為影響朱莉一生的起點。
兩位隔代的女性,因為對生活相同的渴望而邂逅到了一起。
朱莉在人生困境中,一直視朱莉婭為人生偶像。偶像的力量指引著她以更好的信念,更堅強的意志,更專注的態度去對待家庭,對待自己的生活。
6.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丟失了自己。
生活陷入長期的舒適區時,會感到無緣無故的厭倦與煩悶。
生活遭遇黑暗涌流時,會感到力不從心以及無能為力的悲哀。
學業沒有起步,工作沒有成色,家庭生活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人際關系千變萬化......似乎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的事故,都會打亂我們對生活的規劃。
每到這個階段,不妨為自己尋一個生活的榜樣。
讓ta指引你度過一個又一個無所適從、無可奈何,以及無數個想要跌入黑谷的瞬間。
相信我,因為ta,你的生活會發生那么一點點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