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接過雷鋒的搶》……,這些動聽的歌曲曾經唱響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有雷鋒精神的人隨處可見,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的心靈都是純潔的,沒有詐騙、沒有碰瓷……
良知與麻煩的斗爭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可樂于助人的人與以前相比大打折扣,不是說現在的人都沒有樂于助人的精神,其實不是這樣的,當今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都有一顆樂于奉獻的心。可是在遇到別人有困難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的并不多,他們都在思考:“做了好事會不會引來麻煩”,在良知和麻煩之間還是有多數人選擇了少麻煩,少數人選擇良知。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未來
將來的人在麻煩和良知面前會怎樣做出選擇,就要看今天的教育搞得如何。作為老師的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們長大之后人人都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面對他人需要幫助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不要被麻煩打倒,共創文明和諧的社會。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如果社會文明卻在倒退,還能稱得上和諧社會嗎?面對諸多的問題,能夠解決的辦法就是搞好教育。
值得紀念的日子:3月5日
2019年3月5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既是學雷鋒日,又是“華為平板2班”的第一節課網絡課,上海團市委與互加計劃合作,推出“學雷鋒網絡主題班會”,通過網絡向全國各地青少年講述雷鋒故事,傳播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與品質在新時代青少年中深根發芽,未來為國家建設“做一顆用不生銹的螺絲釘”。
網絡課堂開始前我已經做好準備(檢查教室設備、網絡,平板cctalk軟件、學生賬號登錄情況、是否都加入20190305群、貼名字標簽等),所有一切無誤會在把平板發到孩子們的手中,每個孩子都對拿到平板充滿渴望,可是全班有51位學生,我們只有20臺平板是無法實現的。只好2到3人一組進行學習,即使是這樣,拿到平板的孩子臉上充滿笑容,沒有拿到的同學有一種失落感。
學生第一次用平板上網絡課堂,很多功能都不熟悉,我一一進行指導,他們隨時舉手詢問。作為非班主任的我,在今天的網絡課堂上比班主任更具有影響力,讓我感到很欣慰。
重溫雷鋒事跡、講雷鋒故事
在“學雷鋒網絡主題班會”上,我們重溫雷鋒事跡、聽雷鋒故事、共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又一次感受雷鋒精神,孩子們受到很大的鼓舞,在學習中不停的發信息:都是關于自己該如何學做“雷鋒精神”的事跡。由于他們的打字速度比較慢,很多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作業單上,孩子們這樣寫到:扶老人、殘疾人、小孩子過馬路;主動借學習用品給他人;教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做題;幫媽媽做家務;幫拉貨的叔叔、賣水果的阿姨推車;不是自己的值日也會主動打掃衛生;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座;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
班上有一位轉學來的學生,他沒有學過《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不知什么時候他從作業單上把歌詞重抄了一遍,我好奇的問他為什么?他這樣說到:“雖然我不知道歌曲中的很多意思,但是我知道雷鋒是一個愛幫助他人的人,我要向雷鋒學習,就像課堂上那些同學說的那樣去做”。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今天的“學雷鋒網絡主題班會”達到了教育的目的,讓我們“華為平板2班”有一個好的開始。
開啟平板班孩子的希望
通過孩子們的摸索和老師的講解,他們能順利打開cctalk;找到直播群;初步掌握截屏、發信息的操作方法與步驟,文字輸入還存在很大的困難,相信通過多次的練習,他們一定能克服困難,在后面的學習中熟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