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段和友人的微信對話:
2017年1月1日 13:16
友:不回家啊?等過年嗎?
我:嗯啊。沒幾天就過年了。
友:我都不想過年了,歲月催人老,明年30了。
我:我也27啦,差不多差不多。
友:唉!要能27,我會做好多事。
我:分享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所以別想已經過去的時間,不然你可能33歲的時候會說,要能30,我會做好多事。
友:有理!不過對未來要有計劃的,27之前沒有想過27要做什么,所以有些事錯過才知道,對現在也是個警鐘吧!
我:嗯,管理好你的時間。可以定一個一年的目標,好好想想2017年12月31日時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樣子,獲得哪些技能,然后想完成這些目標要做的工作,然后把這些工作拆分成每月、每周、每日的計劃。最后,堅定不移地執行。
友:牛!不服不行哦啊。我就是一個沒有任何計劃的人,受教了。
我:你認同我的說法對不對?
友:太認同了,那下一步就是行動。馬上就去搜集網上人家怎么列計劃,然后怎么分解目標的。敢不敢晚上把你的計劃給我看?
友:[????]有何不敢!
2017年1月1日 21:10
我:Hello!
友:[??????]
我:沒搞定?
友:還沒來得及做。
我:你今天干啥了?
友:啥也沒干,給我爸采購點東西。爭取今晚搞定,堅持下去。
我:行動力不夠哦。
友:[????]我可以的。
我:還有2小時43分鐘。
友:哎呀!!!太嚇人了。
我:時間不等人。
? ? ? ?我不確定他會不會今天拿出一份計劃來,然后從明天開始執行。因為人類天生是有惰性的,所以有人說趁早團體是一個反人類的組織。但是,瀟灑姐總結的很對,“當我們滿足以下五個元素的時候,通常都能夠把事情做完,填補從趁早到美好之間的距離。那這五個元素是什么呢?第一,要有時間維度的目標。第二,要有榜樣喚醒和鼓勵。第三,要有被拆分的方法。第四,小伙伴組團。第五,有獎金或其他激勵。”其實,鼓勵他定計劃然后執行計劃是有我的私心,就是希望有個人也能督促我。雖然看著是我在道貌岸然的鞭策他,其實,我自己做得也不夠好,雖然開始邁出了改變自己的艱難第一步,但前進的動力依然不足,有時候,光靠自己的意志力真的不行,還需要別人的激勵,特別是想我這種有好勝心的人,喜歡通過競技,獲得勝利的快感。鞭策別人的同時,我也在反思,也在激勵自己,因為我想成為別人的榜樣。
? ? ? ?我總會出現這樣的狀態:被別人打完雞血后會突然很振奮,就像昨天被老大打完雞血后,我的斗志滿滿,且十分相信我們能在2017年完成計劃,贏得屬于我們的勝利。但是,今天過來,我就開始有一些無力感。首先,我們的目標和現狀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一切都是從0開始,只有我和玲兒兩個小姑娘,雖然有老大在,雖然我崇拜著老大,認為有老大在什么都不用怕。但是,我對自己的能力有懷疑,有些東西不是我現在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其次,雖然知道我們的大方向,但看不清前方的路,想要去執行,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熱情就在這種迷茫和糾結中消磨殆盡。
? ? ? 有人說,缺乏行動力的人大都是思考型的人,喜歡謀定而后動。雖然這在有些人身上是褒義詞,但對于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人卻不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在發生著風云變幻,等你謀定的時候才發現早已經過時了,才發現變化才是不變的真理。昨天老大說,你會發現我的思路一直在變,因為我要順勢而為。不是我夸張,我老大真的是人生的智者。
? ? ? ?所以,我只想對即將27歲的我和即將30歲你說,別再只是想想了,先踏出第一步吧。于我自己而言,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但還有艱難的第二步、第三步……